您的位置: 首页  暂留  学习材料  典型事迹

“华东师范大学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事迹简介

2012-07-01                   浏览次数 2401


 

 

丁红旗  男,39 岁,古籍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丁红旗同志自2010年博士后出站留校工作以来,努力按照优秀共产党员“五带头”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承担社会工作,细心耐心地为师生提供服务。在古籍所兼职辅导员、团总支书记、组工信息员等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组织策划了“我读经典”、“光华古文献论坛”等品牌活动,帮助研究生培养科研兴趣、提升科研能力;同时在正确引导、全面协调全所的学生工作中表现出色,自身管理能力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升,获得古籍所师生充分肯定。在科研上他同样沉心潜思,不断进步;主持3项省部级课题,发表高质量论文12篇,积极参与重大项目。丁红旗同志在校庆60周年期间表现突出,被评为“先进个人”。

 

 

 

王应宪  男,35岁,历史学系党委秘书,讲师。王应宪同志在系党委秘书和兼职辅导员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全力配合系党委开展工作,以极强的服务意识和党性修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出色的业绩。他协助系党委班子开展党建宣传、换届选举、党员评议、主题教育、党费收缴、信息维护等工作,在工作过程中细致到位,原则性强,展现了突出的沟通协调能力。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作为历史系党务公开信息员,参与系党务公开网站的建设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信息发布。王应宪同志为人谦和、待人真诚,在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过程中,关爱学生,工作得法,深受学生欢迎,曾获得“校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个人”、“校优秀本科生导师”等荣誉。

 

 

 

江乃兵  男,41岁,中文系党委副书记,讲师。江乃兵同志在全面负责学院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兢兢业业,积极探索,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研究工作方面成绩突出。他注重调查研究,曾公开发表多篇思政教育论文,并获得“全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优秀特等奖”、“校第二十四届学生思政工作年会论文一等奖”、 “上海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立项”。江乃兵同志还在中文系创造性地开展网络党建,借助信息化平台,使学生党建工作展现出新的活力。在中文系与提篮桥监狱、梅陇社区等单位的共建过程中,他积极策划、主动沟通,使共建活动在教育党员、提升党员服务意识方面产生实效。他还努力将教师党建与学生党建有机结合,在他的倡议和组织下,师生联合举办了“世博・走+读”体验营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真正做到了在实践中追寻真知、在现实中反思课堂。江乃兵同志曾荣获“校世博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校优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孙仕亮  男,33 岁,计算机系副系主任,教授。孙仕亮同志在进入师大工作以来,潜心学术,奋发有为,已从一位普通青年学者成长为学术骨干。近五年,他发表SCIEI检索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发表于国际一流刊物,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被评为上海市首届晨光学者;他还担任国际著名SCI期刊副编辑、20多种国际著名期刊的活跃审稿人,以及近20个国际知名会议的程序委员会成员。孙仕亮同志在教学上同样倾注大量精力,在学生眼里,孙老师的课程要求尽管严格,却充满收获;他目前正努力将研究生双语课程《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建设成国内领先的前沿课程。孙仕亮同志是计算机系分管教学的副系主任,在这一岗位上,他致力于学风建设和教学规范化建设,提出了精品选修课的建设理念,带领教师为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形成辛勤付出。在党支部成员眼里,孙仕亮同志年轻、阳光、充满活力,在他身上始终洋溢着一股催人向上的共产党人朝气。

 

 

 

严玮懿  女,44岁,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严玮懿同志作为华师大附小的党政一把手,近年来带领学校教师继承发扬附小的优秀办学传统,依托华师大学科支撑,把握基础教育发展脉搏,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激发教师创新活力,使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附小先后成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市科研先进集体、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市语言文字示范校、市安全文明校园,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联席学校(中国仅有两所小学获此殊荣)。严玮懿同志作为区语文学科带头人,于2006年成立了严玮懿语文工作室;先后被聘为华东师大“全国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讲座教授、上海市教材审查专家组成员;曾获“普陀区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严玮懿同志的业绩和品行正感染和引领着附小教师向着对教育事业的更高追求迈进。

 

 

 

李先春  男,37岁,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李先春同志留校工作3年以来,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言传身教,坚持以学生为本,教书育人,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才能。作为兼职辅导员,了解掌握岗位技能,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用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实践,并为其提供科研平台;近两年来指导本科生申请到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4项、上海市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学校大夏基金项目多项,于2011年被评为“校优秀本科生导师”。李先春同志在党建工作研究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全力配合《加强党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措施初探》课题组开展深入调研,为学院党委凝聚青年教师、引领文化方向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在个人科研方面,李先春同志带领团队申请到国家和上海市课题各一项,有两篇论文已在国际顶级心理学杂志上发表。

 

 

 

杨绍钟  女,84岁,离休干部。杨绍钟同志开朗豪爽,乐观豁达,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学习党的理论,保持着一个革命者奋发向上、立场坚定的可贵品质。她离休后长期心系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关心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关心下一代工作岗位上奉献余热15个年头,连续七次受到学校党委表彰,荣获“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经常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用个人积蓄捐助希望工程和我校关心下一代基金等项目六万余元,近两年每年向党组织缴纳一万元特殊党费以支持党的事业。杨绍钟同志常以自己提出的“自尊、自立、自强、自省”来要求自己、勉励他人;她待人真诚,对同志给予最热忱的关心和帮助;她富有正义感,对于不良风气则毫不犹豫地给予批评指正。杨绍钟同志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老党员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吴勇毅  男,54 岁,对外汉语学院院长兼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副主任,教授。吴勇毅同志自担任对外汉语学院院长以来,把握大局,锐意创新,为学院制度建设和学科发展打开新局面。他同学院班子一起积极贯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院党委扩大会议制度”,在重大事项上,充分发扬民主,使决策科学、透明;同时狠抓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近年来学院中青年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社科基金数十项,学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前茅。吴勇毅同志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在汉语国际推广方面,积极拓展与世界知名大学的交流合作,先后与十多个国家二十余多所大学和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使我校在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方面具备国际知名度。吴勇毅同志近年来还主编了《对外汉语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学探索》等专著,完成国家汉办、教育部多项重点课题,并荣获“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优秀教师”等称号。

 

 

 

何品刚  男,56 岁,化学系教授。何品刚同志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为我校化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何品刚同志始终在教学第一线教书育人,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内化到实实在在的日常教学实践之中,力求把知识和激情融入课堂。何品刚同志长期从事电分析化学、生物电化学、光谱电化学、分析仪器的研究和研制工作,主持过多个国家和地方的重大课题和项目,近五年内在SCI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78篇。在担任化学系系主任期间,何品刚同志任劳任怨,在带领全系教师做好学科建设、学生培养、人才引进、课题申报等方面工作的同时,还组织了精品课程建设,主持完成了多项教学改革项目,为化学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余玉花  女,59岁,社会科学部教授、校妇委会主任。余玉花同志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养和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挚爱教育事业,是我校德育教研室的开创者之一。余玉花同志在教学上形成了“以问题导入、追根究底、启迪思考、触动情感”的独特风格,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理论的魅力、体会思考的愉悦;她既是授业之师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时常帮助学生解开思想困惑、激发学习动力;曾荣获“上海市模范教师”等称号。余玉花同志在学术上造诣亦高,发起并建立了“华东师范大学公民发展与现代德育研究中心”,承担过二十多项国家社科重大、重点课题和省部级课题,主编思想政治理论教材十余本,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近百篇。作为学科带头人和教研室负责人,她坚持带领同志们一同营造积极进取的团队氛围,通过努力,使团队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上海市优秀教学团队”、“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思想道德教育创新奖”等多项殊荣。

 

 

 

邹佳晨  男,29岁,数学系分团委书记,助教。自2010年留校工作以来,邹佳晨同志始终要求自己模范践行优秀共产党员“五带头”,对待工作有热情、讲方法、重创新,乐于奉献,努力实干,在学生思政工作方面成绩突出。邹佳晨同志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工作理念,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学生思政工作有机结合,指导学生支部开展校创新组织生活实例的申报和创建,把研究生支部打造成“校十佳研究生党支部”;他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活动,帮助学生做好求职定位和心理疏导,提供个性化的就业咨询;开拓实践育人新途径,组织面向全校的数学作文比赛、数学月、数模校园推广等品牌活动,助力校园文化建设;面对学生突发事件,沉着应对,顾全大局,力争妥善处理。邹佳晨同志近年来先后荣获“校优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校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

 

 

 

陈馨  女,42岁,后勤集团办公楼块长,工程师。陈馨同志自2011 年加入我校后勤集团以来,在宿舍与教学楼服务中心办公楼块长岗位上充分发挥了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我校后勤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做出了贡献。陈馨同志注重学习,爱岗敬业,牢记“做事先做人,万事勤为先”,在多个学院入驻闵行校区的整体搬迁过程中,带领员工,加班加点,为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保障。陈馨同志服务意识突出,始终牢记集团“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师生员工”的宗旨,急师生所急、想师生所想,主动为院系排忧解难;同时注重在服务学生的过程中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赢得了广大学生的理解和支持。陈馨同志还在有限的条件下努力搭建平台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以人性化管理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通过打造和谐团队,使办公楼区块在中心考核、集团考核、校庆接待中涌现出一批先进个人和先进班组。

 

 

 

郑祥民  男,53岁,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郑祥民同志从不张扬,用默默奉献、埋头实干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他长期致力于实施以科研训练为核心、以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方向的地理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踏上学院常务副院长岗位后,更是将学院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郑祥民同志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和上海市各类重大课题、计划、项目30余项,成果曾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尽管科研和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但他始终活跃在本科教学第一线,每年挤出时间带学生上高山、下滩地、入湖泊,培养学生对传统研究方法的继承和对现代技术的掌握。郑祥民同志的“高尚的人品比名利更重要”的教诲一直激励着学院青年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杰出科学人才。

 

 

 

赵继铨  男,78岁,离休干部,离休干部党委委员。赵继铨同志离休20年来,离职不离岗,积极认真地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始终关注、支持学校事业。他政治素养高,理论功底深,离休后在学习党的大政方针的同时还坚持学习英语、计算机、书法、歌唱,在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洪流中身体力行、模范带头,坚持终身学习理念。赵继铨同志现担任离休干部第一党支部书记、离休党委委员,工作作风深入、细致,在认真落实上级党委工作部署的过程中,根据“双高期”老同志的实际情况,为支部工作提出“四个一点”要求,提高了支部的凝聚力,增强了支部组织生活的有效性。赵继铨同志还在关心下一代工作、社区服务和公益事业等方面,继续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践行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

 

 

 

胡甜甜  女,21岁,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胡甜甜积极上进、政治素质过硬,自高中入党以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做出表率,在学生中有很高的威信。学习上,态度端正、勤奋进取,注重总结学习方法,成绩优秀;课余则通过各类科研活动、竞赛项目和志愿者工作对自己进行历练提高;在天目山野外实习论文竞赛中获三等奖,在科学商店绿色生活服务部项目答辩会上获二等奖,先后从事校庆、崇明东滩和科技节的志愿者工作。在担任班长、党支部宣传委员、楼层长等工作期间,踏实肯干、责任心强,在组织活动和处置宿舍突发事件过程中展现出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干部”。胡甜甜作为一名理科生,还十分注重提高个人的人文修养,不仅辅修中文,而且学以致用,在校报副刊《大夏之声》和园区报《友声》的文化阵地上,用手中的笔服务师生,为师大校园文化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陶英  女,57岁,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副教授。陶英同志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努力践行“面向教工办实事,把握大局促和谐”的工作理念,时时处处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进取,迎难而上,努力开创我校工会工作新局面。陶英同志在校工会常务副主席的岗位上,倡导通过完善教代会制度建设推动校园民主管理,通过深入弘扬师德和广泛开展文体活动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通过以医疗保障、休息休养和帮困送温暖三项服务为抓手努力维护教职工权益。在陶英同志的带领下,校工会先后获得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授予的“全国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工会创先争优建功立业标兵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亿万职工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她个人则连续七年在上海市教育工会基层工会主席年终工作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黄瑾  女,46岁,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原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黄瑾同志党性意识强,在工作中追求卓越,无私奉献,有大局观,通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分管学院教学管理工作期间,黄瑾同志带领学院教师,不断开拓创新,制定细化学院各类教学规章制度、拓展微型课程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加强质量工程及教改项目的建设与申报、探索职前与职后互融的课程体系;在她的带领下,学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院教学管理团队获得“校优秀管理团队”称号。黄瑾同志为人谦和,关心青年成长,由她参与建立的科研创新团队在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教育部进行幼师培训资源包研发的同时,促使一批青年教师在研发中迅速成长,而她则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甘做年轻人发展的领路人;2011年她所指导的硕士论文获得了“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奖”,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黄瑾同志作为导师的悉心投入。

 

 

 

黄惠芳  女,59 岁,德语系副教授。黄惠芳同志的党务工作经验十分丰富,在担任外语学院法德俄行政联合教工党支部书记期间,用心组织策划每一次支部生活,密切团结党员群众,在人才引进和创先争优方面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在35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同样坚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身心投入德语教学工作;作为全国高校德语专业教学测试专家组专家和资深教师,她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而且善于钻研教学方法,在实施德语精读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将新的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使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在课余,她关心爱护学生,把学生视作自己的孩子,学生的点滴进步都是她快乐的源泉;她连续五年被毕业班学生评为优秀教师,每学期评教考核成绩名列前茅,并于2011年荣获“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心目中最优秀教师奖”。

 

 

 

程静  女,39岁,校长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程静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牢记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兢兢业业,拼搏进取,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程静同志注重学习,能准确把握国家和地方高等教育领域发展方向和趋势,结合工作实际,加强过程实践,始终瞄准当前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她恪守“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准则,面对问题,从不回避,而是带领校办成员及时梳理、认真总结;她立足本职、着眼大局,主持上海教育系统党建研究课题、做好重要时期的维稳工作、形成重点事项督办制度、完善信息公开和法律咨询制度。在校庆60周年期间,程静作为校长办公室主任承担了大量的接待、策划、协调工作,她全情投入,辛勤付出,为校庆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程静同志曾荣获“上海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建设十年先进个人”、“上海市教育系统校园新星”等称号。

 

 

 

霍益萍  女,59 岁,教育学系教授。霍益萍同志长期致力于中国教育史研究,近年来在普通高中教育研究方面又取得新的突破。先后承担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立项的多项有关普通高中教育的重要课题,并通过课题研究,建立了一支跨学科的科研团队,形成我校在普通高中教育领域的新优势。霍益萍同志还将学术研究同服务社会紧密结合,围绕高中新课改,探索教师培训新模式;帮助高中教师提升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执教能力,开发出“聚焦课堂”、“项目孵化”、“通用技术”、“高中德育”四个培训项目,先后培训全国高中教师三万余人,平均满意率达到95%以上。基于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成果,霍益萍同志向教育部提交政策建议报告4份,一些重要建议均被采纳,并多次参加教育部有关普通高中教育政策的讨论和教育部有关高中改革相关文件的修改和撰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对事业、对国家的“全心全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