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新闻动态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计算中心党支部师生赴上海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馆参观学习

垃圾分类,从你我做起,共建美好家园
2019-04-15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         浏览次数 169


垃圾分类是建设城市绿色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上海市从两年前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垃圾分类制度,2019131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并将于71日正式开始实施。上海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垃圾分类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党员,更应该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入到城市环境保护的工作中。201943日下午,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计算中心党支部师生共同参观了上海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馆。本次活动党员师生共同前往老港固废基地,学习生活垃圾分类,探究城市垃圾处理的奥秘。

计算中心师生党员集体合影

在一个小时的车程之后,师生一行到达了上海老港固废基地。党员们通过参观,认识到上海老港固废基地作为上海垃圾处理系统中末端处置的主要基地,亚洲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基地肩负着上海市70%的生活垃圾处置任务,每天处置1万余吨。据活动的领队介绍,未来上海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一、二期工程一经合体,每年可完成300万吨的垃圾处理,相当于国际都市上海全年1/2的居民垃圾得以处理并利用。每年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可实现9亿千瓦时的发电总量。

上海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垃圾坑

党员们了解到,焚烧并不适用所有垃圾,而且效率偏低,还有可能造成污染。科技进步,让垃圾处理不再是最佳途径,收集再利用成为应用探索的目标。党员们一起观看了垃圾分类的宣传片,从片中了解到垃圾处理的关键是分类回收,完善的分类回收体系能够极大提高垃圾的资源利用效率,然而单单依靠垃圾处理厂做垃圾分类,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且低效,这就希望垃圾分类从我们每个人做起,如果个人完成了垃圾分类,那么垃圾资源回收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师生观看垃圾分类宣传片

上海市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馆

在参观过程中,党员们发现馆内的物品大多使用瓦砾砖块、塑料瓶、金属板、木板等废弃材料制作成,甚至该科普馆本身即为最大规模的“废物利用”。

用废弃瓶做成的吊坠装饰

 废弃易拉罐的利用

垃圾治理关系到千家万户,既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社会发展大事。解决好垃圾问题,是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上海的题中之义。党员们表示,要在如何让群众自觉分类投放、真正做到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上进行不断尝试,努力营造社会氛围,促“人人都是垃圾生产者”为“人人都是垃圾分类者”。

参观完科普馆之后,师生党员们对垃圾分类都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党员们明白垃圾分类不仅关系到城市环境的美化,更与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乃至子孙后代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政府和市民对此都应有清醒的认识,都应有紧迫感和危机意识。本次活动师生们收获颇丰,作为党员同志必须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让垃圾分类成为生活习惯,一起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