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新闻动态

学校办党支部“新时代劳动和创新教育”主题党日活动举行

2019-04-30           机关党工委         浏览次数 483



4月26日上午,学校办党支部开展了“新时代劳动和创新教育”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特别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院长、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包起帆教授作专题报告。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党支部、教育发展基金会和校友会联合党支部、信息化治理办公室党支部、法学院第三教工党支部的党员代表现场观摩。活动由学校办党支部副书记谢阳薇主持。

会议现场

包起帆教授以“在创新中践行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展了专题报告。他讲述了从码头工人成为“抓斗大王”、开展内贸集装箱运输、担任上海港务局副局长和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公司副总裁期间开展技术攻坚,以及到华东师大工作后推动“新横沙”的建设几个阶段的创新故事和心路历程。在传奇的经历中总结了他对创新的深刻感悟:“创新就在岗位,始于足下”“创新不问出身,人人皆可成功”“创新要有核心价值观引领,以金钱为目的的创新不可持续”“人生真正的考场从来就不在学校,人生真正的起跑线在于进入岗位”。包起帆教授强调,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代。如何立足岗位进行创新,发挥更大的个人社会价值,是我们在行动中不断创造、不断创新的动力之源。“垂先示范、锲而不舍、不畏艰险、共同成长、分享成果”是创新的方法和秘诀。

包起帆发言

现场聆听的党员同志讨论热烈并踊跃提问。童世骏同志发言,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成果是第一次把“劳动教育”写入教育理念之中,爱劳动和爱科学二者缺一不可。包老师的劳动具备了“爱劳动、爱科学”相互诠释的特点,既能连接传统的劳动,又赋予了劳动以时代特色。包老师对劳动的理念既是知识的,又是情感和情怀上的。包老师的亲身经历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内容,最好的教育并不一定是文本,而是以生活经历为基础的教育。

王建磐同志发言,包老师同时具备了工人、领导者、科技工作者三个身份,因为不断开拓创新,从工作一线转变成了多领域的发明家。包老师的经历让我们对“创新就在岗位”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秦虎同志发言,创新是当前我校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期待能有更多的大学生听到包老师的报告,他们的成长过程将更有收获。

郑晨、周佳宁同志就“如何做好劳动育人的工作”“如何在常规工作中把握继承和创新之间关系”等问题提问。包老师认为,劳动教育是个人精神教育、道德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重要部分,通过教育要避免培养的学生最终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有会做人、会做事、精神品貌向上的青年学子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接班人。此外,传承和创新是事物的“两条腿”,废弃任何一方面都不健全。只有传承好前者的工作基础,在岗位上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带来高效、有价值的工作结果。

会后,包起帆教授向与会党员同志赠送了纪念画册。

纪念画册展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