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党支部、外语学院党委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机关第六支部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共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提升育人意识和育德能力
2020-10-13           机关党工委         浏览次数 307


9月23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党支部、外语学院党委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务处所在机关第六支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集体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围绕如何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开展主题研讨,提升教师育人意识和育德能力,将合力育人落在实处。两校区共120余位党员教师参加活动,部分党外教师也参加了活动。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党支部书记、处长孟钟捷主持。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翻译系主任肖维青作了题为“课程思政新探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进翻译课堂”的报告,她聚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进翻译教材和翻译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教学案例强调翻译要严谨、专业,连通历史现实、体现中国主张,注重将典故与要说明的现实问题意译出来。在谈到“课程思政”时,她强调,课程思政是有温度的,有亲和力的,应如盐溶入汤般润物无声,在专业与思政之间找到契合点,找到学生关切的现实问题,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在潜移默化中起到育人实效。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大学英语部主任严文庆作了题为“用英语开展专业研究,用研究回答治国理政问题,促进英语、专业、思政三位一体发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报告,主要围绕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学术英语》为例介绍了具体的课堂设计,用学术研究项目回答治国理政问题,实现大学英语、学科专业、课程思政“三位一体、协同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金慧作了题为“主题为脉、思政铸魂——语言类课程课程思政设计理念”的报告,围绕国际教育学院如何推进课程思政工作进行交流。她强调,课程思政是重构课程的过程,是课程设计的基石,要从“重构教学目标,重塑教学内容,重设教学策略,重建评估体系”几方面加强课程建设,强调把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通过“基因式”融入课程中,给予学生正向积极的价值导向,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她还强调,课程思政建设不能星星点点,要发挥集群效应,建成专业课程思政“课程链”,从“点”入手,抓“点”促“线”,以“线”带“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西班牙语专业负责人徐泉作了题为“西班牙语课程思政特色专业建设心得——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例”的报告。她详细介绍了西班牙语专业思政工作推进情况以及《拉丁美洲历史和文化概论》《西班牙语笔译》《西班牙语口译》《西班牙语精读》等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设计与实践,同时,将课程思政的理念延伸到社团活动,课堂内外协力育人。 

在交流环节,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袁筱一谈到,通过课堂教学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给学生需要教师有意识、有设计、有方法。她还谈到课程思政建设尤其要关注教材,在教材建设中要有充足的专业投入。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王会花则介绍了他们作为上海市率先试点课程思政的高校,学校结合外语特色开展的系列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链”的设计与做法。

华东师范大学日语系、西语专业教工联合党支部书记陈凌虹分享了课程思政与党建紧密结合的做法。

肖维青则表达了今后两校更多开展党支部活动和课程思政交流活动的期待。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王雪梅谈到师生要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推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多语种版本内容有机融入到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工作方方面面。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党委书记闫露谈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广大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和经验,更要在学懂、弄通、学深、悟透的基础上,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充分理解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制度、自己的文化,并能够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始终坚守本心。我们要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外语人要心有所信,方能真正体现个人的时代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