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爱国精神 承治学品格——哲学系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
|
|
2018-11-01 哲学系 浏览次数: 163
|
|
按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印发的《关于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及上级党委的安排指示,2018年10月24日,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举行“哲人爱国——老一辈知识分子爱国事迹分享” 主题党日活动。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和哲学系博士生党支部部分党员同学观摩了此次活动。
哲人爱国——老一辈知识分子爱国事迹分享 本次活动中,支部党员共分为五个小组,每一小组分别按各自专业分享本专业学术领域内的一位先辈学者在学术、教育方面的成就及其为国家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选取的学者分别为于光远先生、杨昌济先生、陈望道先生、冯契先生以及金岳霖先生。 于光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革命家,科学哲学小组主要从其人生经历和治学方法两方面讲述了他从一个清华物理系的学生到积极投身革命,再到研究经济理论,为中国改革开放工作经济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勤学一生。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于光远先生生动地阐释了学无止境、学有所用的治学精神。 伦理学小组选取了曾翻译《西洋伦理学史》的杨昌济先生,从其作为毛泽东的老师这一身份出发,该小组党员同志重点讲述了杨昌济先生在治学、治国、信仰等方面对毛泽东早期革命思想形成的重大影响。杨昌济先生作为一位卓有成就的教育革命家,伦理学小组的党员同志将其一生概括为“强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 马克思主义哲学小组选取了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理念做出突出贡献的陈望道先生。陈望道先生不仅是《共产党宣言》的首版译者,同时也是共产党上海地区的发起人,他为中国革命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在译制《共产党宣言》时把墨汁当糖的事迹为后人乐道。 外国哲学小组选取了融贯中西近代哲学家金岳霖先生,讲述了其个人的学术成就、人生志趣和家国情怀,并重点强调了金岳霖先生在抗战年代艰苦条件下完成两部重要学术巨著的光辉事迹以及他对国土完整、民族独立深深忧虑的爱国之情。
支部党员介绍先辈学者事迹 马哲和外哲联合小组着重介绍了华师大哲学系的创始人冯契先生的治学和革命事迹,结合冯契事迹展览馆的实物图,该组党员同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冯契先生积极投身革命的爱国精神、“两化”思想的学术品格和始终保持思考的爱智者本色。 活动最后,哲学系党委副书记武娟老师对本次主题党日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此次活动的主题和意义,希望党员同志以老一辈学者为榜样,学习他们高尚的品格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努力将这些文人大家的高尚品格和革命精神吸收内化,化为己有。 在分享先辈事迹的过程中,在场的每一位党员同志都被五位学者在当时所展现出的高昂的民族气节和深厚的爱国情怀深深感染。时至今日,老一辈学者所体现的民族自尊和民族独立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依旧闪耀着光辉,值得每一位党员好好学习和体会,作为年轻一代的学生党员,我们应当传承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继往开来,在新的时代,创造新的功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