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新闻动态

城区系师生党支部共同讨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大学发展”

2013-05-02                   浏览次数 75


424下午,资环学院城区系教职工党支部2012级研究生党支部在资环楼544联合举办了一次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大学发展”为主题的党员学习活动。活动由孔翔老师的主持,师生们围绕主题各抒己见,讨论热烈。

 

 

城区系教职工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联合开展学习活动

 

4位学生代表针对这一主题首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王春萌同学认为由于高校科研人员多、科研基础坚实、创新能力强,其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子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学的功能由原来单一的知识传授逐渐转变为知识的创造、开发和利用,因此,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可以发挥主导作用。

朱霜杰同学介绍了国家创新系统的内涵,十八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他认为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他还就产学院在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中的作用与在座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

就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存在差别的问题,何顺辉同学提出应该实现高校和中科院之间的分工协作。中科院主要是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问题的,重点负责国家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大学主要是自由探索,进行基础研究。中科院得到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量资金支持,高校应力争组建科研团队,壮大科研力量,高校需要协同创新。

王煜天同学认为大学是知识的产地,缺乏市场是知识创造的障碍,知识的市场化十分重要,他还针对目前“产学研”一体化的低效,提出是否可以成立大学内部的“中介”机构,以更好地获取横、纵向研究资源,实现校内资源更好的共享等。

之后,杜德斌老师就学生代表的发言谈了个人的体会和补充。他认为发达国家研发投入多,企业承担的科研超过70%,科研成果主要来自企业,所以发达国家的创新主体是企业。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也要求把企业作为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主体,但是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低。大学应该作为创新体系建设的主力军,应该通过科学研究提高学生培养质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中国大学在知识创新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应该更加关注发达国家的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关注如何提升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但是对于国家创新体系来说,只有基础研究的大学、科研院所是不够的,知识必须经过商业化才能实现价值,所以一定要切实落实好“产学研”一体化。但是另一方面,企业和大学是有区别的,大学在资源方面是有优势的,大学的基础研究不需要进行市场化,大学可以鼓励教师进行基础研究。

紧接着,黄丽老师通过沙特和威尼斯两国的创新案例,指出创新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个人创新就是观念的创新。殷为华老师认为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的谈论交流应该结合中国案例进行,避免泛泛而谈。

通过师生间的交流,大家加深了对国家创新体系的认识,也认识到高校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及提升的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