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新闻动态

信仰的力量:对外联络处党支部成员《信仰》观后感节选

2012-09-21                   浏览次数 118


910916,对外联络处全体党员各自在线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并写了观后感;917,支部成员举行了观后交流会,讲述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大家一致认为,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虽然有些人物和故事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陌生,但是故事中所折射出的信仰真谛,依然鼓舞着所有党员矢志不移地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以下为支部成员观后感节选:

杨伟民:纪录片中一个个真实、具体的信仰故事,亦使我们明白了:信仰既是崇高的、神圣的,同时又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他们的奋斗形式和表达形式是不一样的:“在浴血奋战的革命战争年代,信仰化身为延安精神;在保家卫国的关键时刻,信仰化身为抗美援朝精神;在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信仰化身为红旗渠精神;在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信仰化身为雷锋精神;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中,信仰化身为杨善洲精神……”信仰的力量在于坚守和实践。没有实践,信仰是思想的空中楼阁;没有坚守,信仰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对信仰的忠诚和实践不改,保持先进、纯洁和优秀,始终是我们共产党人如磐的根、不变的魂。因而,今后我们一定会将对党的信仰,作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指明灯,将信仰的真谛落实到我们具体的实践生活中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具体的工作和生活追求中来诠释信仰,让一个个信仰的故事亦在我们身边生根、发芽。

徐扣林:我最喜欢雷锋的那句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生活的岗位?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雷锋做的事,件件都很平凡,但是把这些小事汇聚在一起又是那样的不平凡,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我们要像雷锋同志学习,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雷锋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共产党人的信仰,立下了时代的坐标。我们要将雷锋作为我们的榜样,不断地向他看齐,坚守共产党人的信仰,就像纪录片中讲的那样,每个人都是一滴水,我们必须要用信仰去净化,用奉献去呵护,用执着去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要升华为雷锋式的一滴水

杨海燕:这部纪录片打动我、感染我的另一个原因就在于其回望历史和关照现实。15岁的刘胡兰、22岁的雷锋、25岁的澎湃、26岁的朱光亚,当我们忽略不计时间的纵向性,他们也无疑是今天的80后、90后。如果从横向上去比较,那么差距就明显了。当“网络炫富”事件频繁出现的时候,我们不妨想想那时的“富二代”彭湃他追求的“时尚”是什么,是“我即贫民”。就像记录片中所讲:荣华富贵、高官厚禄、锦绣前程,这是自古以来很多人孜孜以求的梦想,但被这些虽然年轻却找到了信仰真谛的革命者弃之如敝屣。革命的先烈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因而今后,我们共产党人在服务于现代化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抵制外界诱惑,像我们的英雄先烈学习。认真的地思考如何将我们共产党人信任的真谛转化为具体的工作生活信念,以指导我们的工作;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我们又该如何坚守自己的信仰,迎接外界环境的各种考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将更加有助于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人。

张海娜:一位外国哲人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反复地思索,越会觉得它永远新鲜,并不断增长对它的赞叹和敬畏:一个是头上的星空,一个是心中的道德。对共产党人来说,头上的星空,是信仰;心中的道德,是在寻常的经历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自觉。历史还在发展的过程中,现实还在演绎一个个信仰的故事,战争的硝烟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还只能算是一个开始,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对信仰的丰富和完善,对信仰的忠诚和实践,保持先进、纯洁和优秀,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坚持。正如纪录片中最后的一句话:“让我们与时代同行,让信仰为我们导航,让更多更传奇的先锋故事,成为共产党人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王莹:信仰,无论对于社会个体还是一个民族来说,都是一种看似无形实则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它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拥有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大型纪录片《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坚守心中的信仰,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披荆斩棘挽救近代中国的命运,最终取得信仰的胜利。这部纪录片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在于不止选择了一种正确的信仰,更能够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中矢志不移地坚守这种信仰。记录片呈现的内容对当今社会形势下共产党人如何坚定信仰、凝心聚力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张凯:大型纪录片《信仰》深刻地诠释了我们是如何选择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及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的。这让我进一步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指引我们不断向前的信仰。信仰中的一位又一位共产党员为信仰而奋斗、甚至献身的故事让我热血澎湃!正是这些仁人志士用行动所阐释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中国人为美好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奋斗终身。看过《信仰》之后,我深深的明白,现阶段作为一位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需要我们以共产党员的最高信仰为导向,踏实、积极的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结合自己的工作,就是要从服务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在部门领导的指导、帮助下,协助外联处做好校友会、基金会工作,维护、拓展学校发展的校友资源、社会资源,做一颗学校发展的螺丝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