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新闻动态

“中国梦”的传承、思考与践行——社会发展学院老中青三代党员暑期贵州行

2013-09-05           社会发展学院         浏览次数 180


719日,社会发展学院老中青党员“中国梦”的传承、思考与践行暑期实践活动在炎热的夏季完满落下帷幕,本次暑期实践活动由社会发展学院党委副书记黄燕老师带队,组员有学院民俗研究所所长田兆元教授、团委书记张睿老师,以及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研究生党支部、人口所研究生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和研究生党员代表。实践组从上海出发,在贵州省多地展开了寻根师大、红色之行、弘扬“学”统、绽放“中国梦”等系列实践活动,在各位组员的辛劳付出中实践组收获颇丰。

寻根师大

寻根师大是实践组的首要任务,希望通过收集史料,寻访老校友等方式了解大夏优良传统,传承大夏精神。抗战时期,大夏大学迁址贵州,大夏苦教、苦学、苦干的“三苦”精神以及“师生合作”、“读书救国”、“自强不息”的校训都使人备受鼓舞。

组员在赤水市档案局和博物馆进行调研,收集到了赤水县志等重要史料和线索,并寻访了文昌宫大庙。实践组还探访了大夏老校友叶明德、梁云星和刘大泉,听他们讲关于大夏的故事,组员们深受感动。大夏大学之独立精神和品格引发了我们对现代大学精神和大学生自身品格更多的思考和反思。暖暖大夏情、浓浓师大爱!这份记忆和感动值得师大人去珍藏。

 

实践组听老校友讲大夏故事并参观文昌宫遗址

赤水—遵义红色之行

实践组在贵州赤水市、遵义市开展系列红色之行,旨在了解我党的艰难历史和顽强品格,弘扬党和红军的光荣历史,为当代年轻党员践行“中国梦”提供指引和方向。实践组先在红色老区赤水市参观、走访了红军烈士陵园以及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继而转至遵义,参观了遵义会址纪念馆。在红军烈士陵园,各位党员在党旗下重温誓词,更加坚定了党员信念。

 

参观遵义会议会址

 

到红军烈士陵园扫墓并庄重宣誓

 

参观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

弘扬学统

弘扬学术传统主要是寻访、了解大夏大学教授吴泽霖、谢六逸等老一辈学者的研究旧址以及赴当地查阅前辈研究文献,旨在对学统的发展历程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同时学习老一辈研究者对事业的坚守与付出。

实践组先后寻访了大夏大学办学旧址讲武堂所在地及王伯群故居,并欣喜地发现了谢六逸墓碑;后转战到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图书馆、贵阳市档案馆以及民俗博物馆开展了大量的寻访、查阅保藏等资料等工作。在图书馆实践组找到了吴泽霖老先生主编的《民族学论文集》、《贵州短裙黑苗的概况》等珍贵史料。

 

王伯群故居

 

谢六逸墓址

 

查阅资料

 

 

民俗学论文集等宝贵资料

绽放“中国梦”:说说你的心愿

实践组还在贵州省开展了“说说心愿”的采访、探访活动。组员深入贵州市民生活,采取随机的方式,询问路人,通过采访了解了当地各个社会阶层百姓的心愿。被访者有普通的市民、环卫工人、年迈的老人、懵懂的少年、辛劳的小贩、司机以及刚毕业的大学生等等各类人群。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心愿,了解大家的“中国梦”,在寻梦的过程中坚守我们的梦想,脚踏实地实现梦想。

 

对贵州市民进行采访

本次暑期实践是学院党委2013年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系列活动之一。不仅是一次“寻根之旅”,也是师生党员寻找“梦想”的过程。激发党员在对吴泽霖先生学术奉献与学术梦想的探寻中,在红色之行的感受中,找到梦想对于个人、社会的意义,以一种崭新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想”的深切关系,坚守中国梦,继续前行!

 

贵州博物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