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部学生党校举办主题辅导报告会:深化核心价值学习、领会重要讲话精神 |
|
|
|
2016-06-06 地理科学学院 浏览次数: 68
|
|
2016年5月25日下午,地球科学学部第二期学生党校在闵行校区资环楼148报告厅举办了两场专题辅导讲座。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崔海英副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汪雨申副教授应邀为党校学员们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 首先,崔海英副教授为学员们作“‘那些人那些事’——从榜样人物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座,分别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角度强调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在讲解四个关键词的过程中,崔老师以先进大学生事迹为例,生动诠释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当如何爱岗敬业;以案例“人倒了可以扶,人心倒了如何扶呢”呼吁学员们要以真诚之心对待他人;以“一车橘子翻了,你是帮忙还是哄抢”的话题等诠释了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如何践行友善观。在呈现和讨论各种案例之后,崔老师强调,“内化于心,践行于行”,只有将实际行动与理论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崔海英副教授作“‘那些人那些事’——从榜样人物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 之后,上海交通大学汪雨申副教授作“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辅导讲座。汪雨申副教授结合《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这本书为学员们进行了一番详细的讲解。并指出:语言的力量主要来自坚定的信念,基层的实践,持续的学习,务实的作风,真切的情感。最后,汪雨申副教授对习总书记“平易近人”的语言力量的四个字分别以实例进行讲解,“平”即平实,接地气;“易”即简明,不绕弯子;“近”即真切,百姓心声;“人”即信任的力量,人心就是力量。
上海交大副教授汪雨申解读《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这本书 两场讲座中,崔海英老师丰富的案例让学员们意识到榜样的力量,汪雨申老师解读习近平的语言力量使学员们深刻感受到坚守信念,勇于实践的重要性,这也将激励着学员们以此为契机,加强对语言素养的学习与培养,努力成为一个“平易近人”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