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新闻动态

社发院博士生党支部召开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组织生活会

2017-10-18           社会发展学院         浏览次数 23


10月10日下午,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党支部在学生共享中心一楼虚室生白茶室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阅读讨论会暨专题组织生活会。博士生支部近20名党员参加活动

博士生党支部书记张晓艺以图文方式介绍了支部的主要概况、总体特点和去年一年主要开展的支部活动。支部以“专业支撑党建、党建服务学生”为核心特色,将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性与党支部的学术专业性有效契合,通过举办跨学科学术工作坊、配合校园主题日开展读书会、参与校外学术会议等活动支部生活的开展周期制度化,使组织生活形式呈现多样性特点。随后,由支部书记带头,从总书记讲话读本的相关内涵切入,围绕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理想,结合自身儒家传统文化复兴的专业研究,支部全体党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互动。

 

组织生活现场

支部组织委员吴晓凯围绕新型城镇化和社会治理,阐述了自己学习《读本》的心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重心必须落在城乡社区。”基于本学期在四川、重庆的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存在几个突出性问题,如东中西部社区发展存在明显差异。支部成员杨华强针对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提出应该用市场决定人口要素的流动,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人口资源的充分利用。党员薛琪薪通过上海人口的纵向比较和发达国家特大城市的发展经验,指出人口并非造成城市病的主要原因,关键是如何系统性的提升城市的治理能力。在讨论中,高艺多认为,第八部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那么“以人为本”究竟如何从学理上进行论证,如何实践且不沦为文军院长和吴越菲老师提到的“命名政治”,是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思考的问题。

与会党员从乡村秩序、社会治理、民间文化等方面,结合自身的专业所长,从不同维度与视角展开了对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研读。通过对几个主要话题的聚焦,与会党员在专业领域的思想交锋中达成了共识:社会治理需要尊重特殊性和环境的开放性,有效治理过程中管理与服务之间的张力,包括制度与技术的角色问题。无论是科学引发的硬性技术还是制度本身,都是“技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治理另一个或者说很原初的一个争论就是技术治理还是“人”的治理。由此可见,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对于我们看待和应对这些一直处于论争状态的议题,十分重要。

此次支部活动给党员们留下了充分的互动讨论空间。黄翠萍说,在她的印象里,支部活动的形式似乎一成不变。然而在博士生党支部的支部活动说明,一个有生命力的支部一定能够将团结紧张与严肃活泼有效整合,同时体现党建要求、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的多重目标。受邀前来观摩的社会学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张雨说,博士生支部的生活会让人耳目一新,研究生支部的活动起到了引领作用,期待与博士生支部联合开展更进一步的支部活动。本次阅读讨论会暨专题组织生活会在民主有序的思想交流中圆满结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