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如何进一步体现中共“一大”会址的历史文物价值?

2012-03-20                   浏览次数 143


 

兴业路的中共“一大”会址,作为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将永垂不朽,也是上海的一张黄金名片。会址目前在“硬件”建设,包括房屋修缮、会场布置、展馆陈列等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但作为参观者,不知是什么原因,参观后总觉得只是瞻仰了这所房子而已,而对在这里曾经发生的开天辟地事件却印象不深。

我曾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参观过安妮・ 弗兰特博物馆,即在纳粹占领时期为躲避大屠杀,犹太少女安妮一家曾藏身多日的一个夹层小阁楼。在这所普通的木结构旧建筑中,相信每一位参观的人,都能强烈地感受到当年那种令人难受的压抑气氛,因而永远记住了那段故事,并对它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党在上海诞生,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但真正能将这段历史过程,以及发生在1921年上海的这段故事说清楚,却远非一般中学、大学的历史教师所能胜任。我相信很多去参观这所不朽建筑的人都有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的心愿,也带有个人的丰富遐想。这种需求的满足、这种遐想的认证,都有必要对这个真实事件的梗概有所了解。我认为有必要请有关部门和专家认真研究一下,如何才能恢复会址的历史感,向后人说清楚在这里发生过的故事,包括一些细节及来龙去脉,以更好地发挥这一重要文物遗址的纪念和教育作用,而不只是保护和开放这所房子本身。如果困难,哪怕在这里给参观者放一两个记录这段历史的电影片段 (纪录片或故事片均可,但一定是精品,展示的一定是真实的历史,而不是戏说),相信也可起到一定效果。毕竟这里是原址,是现场,来到这里的参观者,有较强的“求是”意愿。

顺便说一句,很多博物馆、纪念馆都辅有电影、录像等传播手段。举个不太合适的例子,东京靖国神社里臭名昭著的“游就馆”(歌颂和美化日本对外扩张和侵略历史的展览馆),一进去,就是一个不断滚动播放的短纪录片――内容很反动,煽动性和洗脑功能却极强。在此提及游就馆,并无他意,只想说明影像音像之类的方式,有时确实可以加强宣传的效果,我们可以借鉴。

 

 

                                                        ――华师大出版社某党员教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