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新闻动态

社会发展学院党委赴川沙调研新农村、共话乡村振兴

2025-01-23           社会发展学院党委         浏览次数 10


2025年1月10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与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城南社区党委聚焦乡村振兴主题开展年度首次交流活动,一同参观调研乡村振兴示范村,共话乡村振兴新思路。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熊琼、党委委员陆芳萍、专职组织员李媛媛、人事秘书丁玉婷参加活动,川沙新镇城南社区党政班子成员陪同调研。

双方在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七灶村党群服务点集合,沿路参观七灶、纯新两个示范村的发展和变化,感受两村围绕“盐港皂村、烟火七灶”“情旅林趣、美宿纯新”主题绘就的美丽乡村新画卷。七灶村党总支书记朱庆华、纯新村党总支书记夏耀明讲解了两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谋划、难点、痛点。

双方随后前往川沙新镇城南社区大洪村开展座谈交流。

大洪村于2025年申报乡村振兴示范村,大洪村党总支书记费慧雅围绕“林、宅、田”三方面介绍了大洪村创建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计划,并交流了创建工作中的思考和困惑,希望与学院深入合作,将高校资源汇入乡村,助力大洪村新一轮发展。

城南社区党委书记孙丽娟表示,城南社区和学院将依托良好的党建共建基础,聚焦乡村振兴,围绕组织、人才、产业等方面,因地制宜,加强资源对接,形成联动效应,切实将党建联建的成效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成果。

川沙新镇农发办主任金俐围绕“从单个创转变到连片创、从风貌美转变到产业兴、从财政托底转变到多方助力”三方面,介绍了川沙新镇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的整体情况,建议把学院的乡村振兴研究、艺术设计理念运用到大洪村的创建工作中,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助力乡村发展。

陆芳萍表示,乡村振兴要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学院将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竭力将大洪村建设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和示范意义的美丽乡村。

熊琼表示,乡村振兴是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名牌”,目前在云南寻甸、贵州赤水、湖北荆州等地建有乡村振兴实践基地。下一步学院将通过与城南社区的党建共建,链接资源优势,助力村域发展,力争共同将大洪村打造成为有特色、有内涵、有魅力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学院也将充分发挥高校智力资源,围绕川沙实际需求,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助力川沙新镇的乡村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