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关院研究生党支部开展“弘扬宪法精神,关注国家治理”专题组织生活 |
|
2021-01-08 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党总支 浏览次数: 255
|
为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全体党员宪法意识,结合第七个“国家宪法日”和第三个“国家宪法周”,12月30日下午,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党支部在学院A416会议室举行“弘扬宪法精神,关注国家治理”专题组织生活。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傲英出席观摩,院党总支书记贝文力、副书记鲁静、专职组织员陆燕丽以及全院学生党员参加活动。 党员们共同观看介绍宪法与人们的联系、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与制度、首部《宪法》的渊源和一家三代与宪法共成长故事的视频,之后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的重要论述。 围绕主题进行交流讨论时,李帅武表示,党员作为先锋队的一员要坚持使命捍卫宪法,不忘初心,推动组织变得更好,助力国家治理。 苟利武认为,我国宪法自确立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应更加注重普法工作,消除广大群众过去对法律、尤其是宪法“远不可触”的认识,使人们能够真正读懂法律、运用法律,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的进程。 唐杰提出,宪法作为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法律,一要维护其稳定性,二要保证其实践性,要让宪法精神在百姓生活中实实在在地落实下去。 张翌然结合支教经历谈到,宪法其实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戢仕铭结合时事谈到了国家对反垄断问题的处理,和对国家加强依法治国信心与决心的感受。 叶予民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结合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大秦赋》,谈到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秦始皇就运用法律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在今天更要明白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对于国家稳定的作用。 高勤从专业角度出发提出表示,国际关系同样需要法律,党员应该发挥模范作用带动身边同学维护公平正义,用所学专业知识维护国际法。 朱姚情从身边的事例出发,阐述了生活中的许多小事都与宪法等法律法规紧密相关,呼吁同志们要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积极增强法律意识的同时,主动辐射身边人群。 在听完同学们的讨论后,周傲英分享了学习体会。他从历史、国际社会和当今现实三个角度分析了宪法的重要性。他认为,“从宪法的发展历程来看,宪法并非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每个人的一部分”。法治化发展与整个国家发展紧密相关,文明发展至今,宪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指出,作为学习国际关系专业的新时代知识青年,国际关系专业与法律专业虽专业不同,但也非常接近,要互学互鉴。十九届五中全会有两个关键词——创新、新征程,要思考制度的优势如何转为治理的效能。他希望同学们在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大变局时代,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在斗争中成长,在做出贡献中成长,发现未来的时代。 通过学习讨论,党员们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要知法、懂法,领会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重要意义;要带头遵纪守法,时刻牢牢把握法律底线,以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影响和共建和谐有序的法治秩序;要心系国家,传播法律知识,传播正能量,助力国家治理,始终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