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新闻动态

计算机学院党委举办“从十四五规划看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会

2021-01-1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         浏览次数 677


1月6日下午,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邀请长三角一体化法治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刘平,为师生带来《从十四五规划看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题报告。宣讲会由院党委书记王长波主持,党委中心组成员、全体教职工及部分学生党员代表出席。

刘平以“中国之治”为切入点,围绕十四五规划的制定从法治视角进行解读。他指出,十四五规划是“中国之治”成功的体现,规划确定的新目标与新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开好局起好步。聚焦新目标和新任务,科技创新是放在首位的,也是国家发展最重要的动力。进一步做好国内市场,信息化带来了发展不均衡,促进内循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这其中长三角一体化协调发展又是最高层次的一体化,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刘平指出,一体化是核心,但在发展中产生的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问题,突破了传统领域赋予特定内涵,给立法者和管理者带来新的挑战。对于新阶段、新格局与新理念,下一阶段要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统筹做好发展与安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持续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是对十四五规划最好的注解。

之后,师生就智能产业数据化带来的新的法律问题与刘平展开探讨。

王长波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规划了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刘平教授结合十四五规划来看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的报告,从十四五规划的意义、十四五规划的新目标与新任务、对十四五规划的核心解读、发挥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优势四个方面娓娓道来,报告高屋建瓴、总揽全局、阐述清楚、案例生动,特别结合创新驱动和协调发展等角度来理解十四五规划的新格局与新理念,对如何发挥科技优势、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深有启发。

副院长陈蕾表示,我国具备13个显著优势,包括:3个根本制度、2个特有制度、4个基本制度优势、4个保障制度优势,能保障我们牢固树立制度自信。高校是生力军之一,如何发挥专业特色,服务该项现代化,也是摆在高校师生面前的一道重要命题。

副院长贺樑表示,最受鼓舞的是国家的十四五规划把科技创新放在了首位,作为这个领域的工作者,感到了使命感和责任重大。这几年国际态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受到了来自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的压力,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成为破局的关键,对计算机学科,是机遇,但更多是挑战。“我们的班子,我们的团队,我们的学生,都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而我们,需要培养他们,让他们成为这个时代的精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18级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李佳倩说,刘平教授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这也是学生党员应学习和追求的思想高度,要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信念,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19级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党员陈伟文说,中国在实现站起来、富起来之后,正走在“强起来”的路上。一方面,要从人才、教育、体育、文化方面强起来,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另一方面,要从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强起来,增强国家的硬实力。“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希望自己可以为祖国的未来添砖加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