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新闻动态

媒体关注 | “党内法规与立法建设暨党领导立法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2021-01-22           中国社会科学网         浏览次数 749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内法规与立法建设研究中心承办的“党内法规与立法建设暨党领导立法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华东师范大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顾红亮教授致辞。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内法规与立法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陈俊教授致欢迎词。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健主持开幕式。

  顾红亮表示,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华东师范大学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都在积极推进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相关活动。本次关于党内法规和立法建设暨党领导立法的学术研讨会,拉开了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就“党内法规与立法建设暨党领导立法”这一专题进行深入讨论。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以及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上海市司法局等单位的50余位专家学者分四个阶段进行主题发言交流。每个阶段分别安排主持人、发言人、评议人,聚焦各自主题展开探讨。


新时代不断提升法治化程度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建新教授主持第二阶段主题发言。王建新表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国重点马院,党的建设学科是马院新增的二级学科博士点,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应在建设中把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党内法规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方向推进。希望通过本次研讨获得与会专家学者的指导和帮助。

  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张明军教授作了题为“依法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核心议题”的主题发言。他认为,要制定并完善党对国家机关依法领导的程序,加强和改善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刘靖北教授作了题为“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的几点思考”的主题发言。他表示,第一,关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论断写进党章和宪法;第二,中国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共产党不仅仅要执政,还要领导整个国家与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第三,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要关注党的领导是全面、系统、整体的,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

  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罗培新教授作了题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的主题发言。他认为,一是在党的领导下,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将取得更好成绩;二是多年来上海在营商环境立法方面的工作,提升了中国营商环境的世界排名;三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会越来越有力度。

  山东大学汪全胜教授作了题为“党领导立法的规范化路径探索”的主题发言,他认为有以下三条路径,一是党领导立法的规范依据及发展;二是党领导立法的规范化;三是党领导立法的规范化需要厘清的几个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齐卫平和中国人民大学朱力宇教授先后作了点评。


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同和坚持


  会议第三阶段共分为三个单元。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许瑞芳主持第三阶段第一单元的专题发言。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一级调研员郑辉、上海市行政法制研究所王松林副研究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周望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融教授就“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实行全过程民主的立法探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上海市一江一河立法中的问题”“党领导党内法规建设的几点思考”“党内法规对于保障党的领导法治化的思考”作了专题发言。

  上海市司法局巡视员、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刘平教授作了点评。刘平表示,党的领导从法制的角度来说其核心是法治十六字方针,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党与法的四种关系,即“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所用的是“领导”“保证”“支持”和“带头”概念,体现了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关系的能力。

  第三阶段第二单元由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院长蒋传光教授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治坤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章瑛副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张博源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余锋副教授分别就“党领导立法工作的制度演进与制度经验”“党领导地方立法评估的思考”“党领导教育立法的初步探讨”“党领导卫生法律体系建设的思考”“党领导娱乐法法律体系建设的思考”作专题发言。

  浙江工业大学石东坡教授在点评中提出,本单元发言对党领导立法的梳理与思考、对党领导立法的不同领域和样态进行了分析,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党领导立法的拓展型考察。几位发言人的发言均具有较强的实证性,为党领导立法提供了实证研究的分析,使得对这一重大政治法律问题的学理探究更富生动性、更加多元化。

  会议第三阶段第三单元由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寿初副教授主持。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光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张振华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佟亚洲、新疆师范大学邹阳阳、贵州毕节市委党校张颖分别就“论党内法规解释中的忠实与原意”“从革命党到执政党:坚持党的领导的思考”“论城市数字化党建与党内法规保障”“党领导立法与人大主导立法的相关问题”“党领导脱贫攻坚中的制度保障”作专题发言。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上海政法学院刘长秋教授作了点评。刘长秋认为,几位发言人的分享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启发。党内法规与国家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但都是法治体系的组成部分。党内法规注重强调义务行为、强调党员自律和党员的奉献,为此,要尽快完备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明确开展专题研究的必要性


  华东师范大学体健学院陈彩珍教授主持第四阶段跨学科主题学术沙龙环节。国家律师学院兼职教授王永和、华东师范大学规划部副部长王同彤、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原元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黄翔老师、政治系王海涛、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成成、李璐、赵亚楠、肖丽、刘诗铭等博士生分别作了互动式交流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郝宇青教授和教育学部吴永和教授针对跨学科学术沙龙发言分别作了点评。郝宇青认为,以上几位代表的互动发言,学科不同、视角不同,给我们带来思想的碰撞和启发。吴永和表示,本环节的发言给我们带来了多视角和跨学科的多元思维,富有启迪。本次跨学科交流互动,取长补短,助益学术创新,助推课题研究。

  陈彩珍主持闭幕式。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许瑞芳在致闭幕辞词时表示,与会专家学者的主题发言、专题的单元发言和跨学科的互动发言及专家的点评,体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互动,资深专家和青年学子的同堂探讨,可以说是一次充满时代气息和正能量的研讨活动,是响应教育部新文科发展精神的一次有益学术活动,是一次颇有获得感的学术会议。

  陈俊在总结发言时表示,本次会议有四点收获,一是本次会议是学习贯彻、宣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行动落实,是弘扬主旋律和传播正能量的一次全国性学术活动;二是本次会议是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校际共建示范,加强学科建设、推进党内法规与立法建设学科增长点的一个行动落实,是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学术活动拉开序幕的首场学术活动;三是本次会议作为国家社科重大课题专题学术研讨会,通过跨学科互动切磋,凝练了共识,凝聚了新文科发展资源,助益了多学科互鉴互动;四是本次全国性会议是在党领导全国军民齐心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的背景下召开的,这就更加坚定了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认同和坚持,更加坚定了我们对党的领导包括党领导立法开展专题研究的必要性和价值的认识。我们将继续增进共识,共同作出努力。


阅读原文


记者丨查建国 夏立 陈炼

来源丨中国社会科学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