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新闻动态

老干部党委举行2025年退休理论研究工作研讨会

2025-03-31           老干部党委         浏览次数 10


2025年3月20日,华东师范大学老干部党委、老龄办组织举行2025年退休理论研究工作研讨会,学校退休理论研究小组成员、特邀老龄研究专家及部分离退休课题负责人围绕老龄研究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老干部党委书记、老龄办主任张军回顾了学校退休理论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近年来,退休理论研究小组积极开展各类调研活动,深入了解退休教职工的实际和需求,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论文成果,为老龄工作决策提供了依据。张军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退休人员服务保障、权益维护、社会参与等领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等问题都需要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来寻找解决方案,老干部党委、老龄办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理论组开展工作。

图1.jpg

退休理论研究小组组长、经济与管理学院退休教授陈承明详细介绍了华东师大退休理论组团队建设情况和2025年退休理论研究重点方向。他表示,2025年重点关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退休职工管理服务的高质量发展”,研究内容包括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退休人员社会参与、退休人员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化技术在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的应用与实践、退休人员权益保障的政策优化与法律支持、社区居家养老与退休人员服务资源整合机制、退休人员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等方面。

图2.jpg

在研讨环节,陈承明提出对长护险政策在社区落实落地情况进行调研谈。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退休教师尹城乡关注到AI智能机器人在居家养老方面迅猛发展,建议利用高校退休教职工队伍优势开展调研、搜集需求。

86岁高龄的图书馆退休教师毛慧玉从“发展银发经济、振兴老龄消费”出发,谈到要提振老年人消费首先需要解决一些观念、制度、组织方面的问题。

教育学部退休教师朱英谈了所关注的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如何进一步提升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学院退休教师范炘提出高龄孤寡独居老年人的护理问题,认为需进一步降本增效、优化医养结合模式。

图书馆退休教师查旭东建议应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

公共管理学院退休教师石云提出如何从法规政策方面进一步规范工会对退休会员的关心照顾的问题。

图书馆退休教师沈国英建议进一步加强团队研究。

2025年相关申报课题负责人、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退管办主任袁会敏分享了从事退休服务管理工作的体会,从弘扬红色文化的角度探讨退休党组织和党员如何发挥作用。

2025年相关申报课题负责人、教育学部综合办主任白雪源汇报了围绕高校银龄教师激励保障机制进行研究的情况。

图4.jpg

老龄研究领域专家、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曹艳春参加研讨会并进行现场指导。她介绍了学校当前老龄相关研究工作和特色成果。她谈到,学校成立了老龄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建立了国家智能养老社会治理基地,中国老年协会在学校建有老年科研基地等,拥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究人员,正在深度参与国家、民政部、上海市老龄相关政策规划工作,为老龄事业资政谏言。她认为与会同志关心的智能化养老等问题正是当前研究的前沿热点,鼓励将退休理论研究工作和学校老龄研究工作相结合,通过参与各类学术讲座或论坛、参加调研参观等方式一起参与老龄课题研究,和科研人员一起写专报、发挥作用。她还参与到养老机器人、社区养老、伦理困境等老龄研究前沿热点问题的探讨中。

图5.jpg

老干部党委副书记李海芬表示,研讨会发掘出了与在职师生进行合作研究的可能性,开拓了老龄工作视野。老干部党委、老龄办将继续为退休理论研究工作搭建交流平台,带动一支面向老龄工作开展研究的队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