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组工信息  最新信息

我校老同志获评上海高校优秀特邀党建组织员

2018-04-23           组织部         浏览次数 106


上海市教育系统基层关工委秘书处负责人工作会日前召开,我校杜公卓、沈霄凤同志被评为2015-2016年度上海高校优秀特邀党建组织员。以下为两位特邀党建组织员的先进事迹。

 

亲力亲为 尽心尽责

——华东师范大学特邀党建组织员杜公卓事迹材料

 

杜公卓,华东师范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多年来,她退休不退责,同时担任了华东师范大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老教授学会副会长、退休局级干部党支部委员、软件学院特邀党建组织员等多项职务,继续活跃在学校党建工作的第一线,并作出了突出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优秀高校学生思政专家,深受大家欢迎。

 

一、扎根院系,在学生思政教育的第一线积极发挥优势作用

杜公卓同志理想信念坚定、理论功底扎实。1982年,她在政教系毕业留校后,先后担任政治辅导员、党总支副书记、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1998年被任命为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分管学生工作。三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使她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功底,曾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学生思政工作者,出版有《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探索》等著作。

2013年,为了加强院系学生党建工作,刚刚卸任领导职务的杜公卓同志应邀到年轻的软件学院担任了特邀党建组织员。四年来,她扎根院系,关心、指导、支持学院党组织卓有成效地开展党建工作,承担了学院党校的党课讲座导师,成为该院学生党建工作的压舱石和指导员。学院有所求,她必有所应。党课教育是她作为特邀党建组织员的重点工作之一。软件学院每一期的党校课堂上,杜公卓同志的精彩党课都是重头戏。多年来,为了保证党课的教育效果,她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日常大量阅读,注意不断吸收积累最新资料。二是坚持调查研究。她十分关心学生工作,关注学生动态,在她指导设计的大学生党建专题问卷调查中,要求学生回答的有“你为什么要入党?”“你认为什么样的同学可以入党?”“什么时候你感到身边存在共产党员” “党课教育你喜欢什么形式”“请你评价一下身边的共产党员”等问题。杜公卓同志结合舆情动态的第一手资料,再把调查中的内容融入党课,从而增强了党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坚持与时俱进更新党课教案。她对待党课是每课必备,每课必新,把最时事的动态信息传递给学员们。四是坚持生动活泼。她善于运用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的表达形态,包括语言习惯和网络语言,以引发学生的共鸣,加强理论教育的生动性,让学生乐于入耳,进而入脑入心。五是坚持案例教学。她总是用一个个鲜活的正反两方面案例、用学生身边的事和身边的人,来增强党课教育的效果。

由于她的党课立场鲜明,资料详实,案例丰富,生动活泼,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不少学院慕名邀请她为党章学习小组、党校上课。目前,杜公卓同志承担了全校各院系党校第一课——端正入党动机,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党课教学任务。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一年,前来听她讲党课的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就达700多人,成了学校名副其实的党课达人。

二、亲力亲为,在学校党建和思政理论研究方面积极发挥优势作用

在指导和参与院系党组织做好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的同时,杜公卓同志还充分发挥自己在党建研究和学生思政研究方面的特长优势,积极协助校组织部、学工部开展党建研究和思政研究工作,承担了大量繁重的课题答辩和论文评审工作。校组织部每年接有几十项党建课题的申报,从课题的立项答辩、中期考核和结题答辩,杜公卓同志都亲临现场,悉心指导。为高质高效完成学校党建课题和思政课题的集中评审,她亲力亲为,仔细审读每一篇论文,为每一篇论文提出恰当而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有时,一批送审论文多达五六十篇,她常常是顾不上自己的身体、日以继夜的埋头工作。

三、经验分享,在特邀党建组织员的传帮带方面积极发挥优势作用

特邀党建组织员队伍是一个流动的队伍,每次都有新同志参与其中。为加强特邀党建组织员队伍建设, 20165月,杜公卓同志主持召开了特邀党建组织员工作研讨会。会上,杜公卓同志与到会的同志们一起回顾了各自担任特邀党建组织员的工作和遇到的困难,并分享了经验和体会,对新同志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

 

用奉献践行党员责任,以党建服务青年成长

——华东师范大学特邀党建组织员沈霄凤个人事迹

 

有这样一位退休教师,勤勤恳恳,用夕阳的余辉默默书写责任与奉献;有这样一位老党员,日复一日,始终将学生放在首位,坚守着为学生服务的赤诚信念。她,就是教育学部特邀党建组织员、关工委委员沈霄凤。

沈霄凤是教育学部教育信息技术学系的一名退休副教授。2013年至今,她已连续两届担任校特邀党建组织员,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党建工作中。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她兼职担任辅导员已有十余年时间,期间带了十余届近500名学生。2016年正式退休后,她继续发挥余热,加入教育学部关工委分会,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事业。

她始终以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根本,以为党的事业培养接班人为己任,配合学部党委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党建等相关工作,用坚强的党性、坚定的信仰做学生思想的引路人;她秉持与时俱进的精神,贴近青年大学生,坚守服务理念,始终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用无私的付出、真诚的帮助做学生成长的助力者。在践行自身工作职责的同时,实现自我幸福感的提升,在学生群体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一、规范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严把发展质量关

教育学部现有学生党员755人,入党积极分子186人,入党申请人390人,学生党员培养发展任务重、压力大。在学部制改革,党员发展审核权下放的背景下,在仅有2位专职辅导员兼管、没有专职党务工作者的情况下,沈霄凤老师发挥特邀党建组织员的作用,承担着近1400人的教育管理,以及每年70-80人的党员发展计划。

在党员发展的每个环节,沈霄凤老师都做到亲自审核、严格把关,协助党支部做好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考察、审查、培养和发展等方面的工作。从谈话到材料预审,从座谈到列席支部大会,沈霄凤老师站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第一线,投入大量时间,严格规范组织工作的制度流程,指导各学生党支部创新自主管理模式,积极为党员的发展成长提供咨询、建议。以高度的责任感,在党建工作中兢兢业业、辛勤工作;求真务实,抓好基础性工作,切实发挥了特邀党建组织员的作用和影响力。

二、重视学生支部组织建设,激发党支部活力

党的组织生活,是基层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党建工作的一大难点。面对学生支部组织生活存在的规范性不够、组织效果不佳、吸引力不足等问题,沈霄凤老师在管理制度上实现创新,探索开展组织生活督查观摩。

教育学部的28个学生党支部,每个月的组织生活都留下了沈老师现场观摩的身影。由于学生白天有课程,组织生活大多在晚上开展。沈老师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即使生病,也坚持每场组织生活准时参与,认真记录,并将观摩心得及时分享到学生支部书记交流群中,方便各支部学习借鉴。甚至有些月底组织生活多,沈老师一周五天晚上都在参与组织生活中度过。披星戴月的工作投入,换来的是厚厚几十页的组织生活记录,以及学生党员满满的敬重和信任。当面临思想动摇时,一位博士党员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与沈老师探讨;当遇到工作困难时,学生支部书记会主动向沈老师寻求帮助。

正是在沈老师长时间的投入下,经过一年多的观摩制度探索,各学生党支部的活力得到了充分激发,组织生活中党员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显著提高。组织生活质量的提升,也让学生党员进一步增强了对党组织的归属感,支部特色得以显现。

三、着力党员教育服务,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为更好地协助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工作,沈霄凤老师创新工作方式,加强机制建设,以学生党建工作为重点,结合时事政治,组织并参与学部特色教育活动。

1、以端正学生入党动机为导向,参与党校学员座谈会。每年教育学部党校开办时,以“坚定信念跟党走”为主题,沈霄凤老师以自身阅历与学生交流互动,与党校学员一起学习党的历史、党的章程,分享自己长期党内生活的体验,以此端正党校学员的入党动机,进一步加强新一批有志于入党的大学生的党性修养,更加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畅谈我校如何从初创阶段发展至今的光荣校史,以及自身学校教育的成长过程和奋斗经历,勉励他们努力学习,认真践行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才报国。

2、以学生党建沙龙为抓手,协助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沈老师积极参与教育学部学生党建沙龙,与学部青年教工党员、新上岗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共同探讨党建新问题、新难题。比如,201610月在新党支部书记培训中,沈霄凤老师从党员组织生活的形式、内容、实施、具体要求等方面,结合学校、学部组织生活的安排意见,以及部分优秀组织生活案例,为支委们详细介绍了如何开展组织生活。20174月,沈老师牵头组织策划了“阅读日:聆听丽娃,传承文脉”沙龙活动,通过校史参观、对话与感悟,在退休教师、在职教工、学生党员之间贯穿起传承的血脉。

此外,列席每月的学生支部书记例会,通过经验分享,对学生党建工作提出建议和指导。通过自身不间断的理论学习、思考反思,深入把握社会形势;立足共同成长,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引导得法,将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被动化为主动。

沈霄凤老师长期以来,配合学部党委工作,积极协助并参与学部党委在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学生党建、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各项活动,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践行一名特邀党建组织员的责任,对学生思想实现积极引导,在学生中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沈老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低调谦逊的工作作风、不求名利的奉献精神,推动学生党建工作不断达到新的高度,充分展现了一名退休教师关心下一代成长成才的热情和信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