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组工信息  最新信息

上海基层党建网•热点新闻|“时代新声”:华东师范大学为学生量身打造的思政课

2018-04-25           组织部         浏览次数 70


   

 

华东师范大学有一门必修思政课深受同学喜爱。这门课既有“高大上”的格局,又有“接地气”的温度,这就是学校为学生量身打造的形势与政策课“时代新声”。该课程通过专题化、多样化的设计,改革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传递时代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引领青年学子了解国家大事、培养家国情怀。

院士领航名师示范课堂

4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学校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褚君浩教授走上讲台,300多人的教室座无虚席,学生翘首期待褚院士开讲。这堂以“新时代科技之声——迎接智能时代,弘扬奋斗精神”为主题的形势与政策课,为华师大学子展示了科学新面貌,传递了奋发、昂扬、年轻、奋斗的正能量。

褚院士指出,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们现在身处这样一个时代:思想、理念、技术进入跃变阶段,信息技术与各类技术深度融合,智能化革命将对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应积极主动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弘扬奋斗精神,培育健康的体魄和心灵,凝聚驱动力量,融入时代潮流。

领导专家联动共传时代新声

“时代新声”系列课程的最大特点是汇聚不同学科大咖。与褚君浩院士先后登上形势与政策课讲台的,还有多名校领导与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他们围绕新时代的主题,共同为学生烹制养料充足的思想盛宴。

校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讲授了“新时代思想之声——谈谈《共产党宣言》”。他从《共产党宣言》的成书过程、主要内容、主要观点等方面,给同学们深刻而系统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并围绕“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青年”等实践命题开展了讨论。他要求同学们把《共产党宣言》的学习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结合起来,化理论为理想、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更好地履行我们新时代中国年轻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校长钱旭红院士为同学们做了题为“新时代科技之声——改变思维”的报告,他从“量子与经典”“知识与学科”“圣经与易经”等方面,阐释了新时代思维转变的重要性。他表示,改变世界的起点是改变自己的思维,比知识、言行、学科、思想更重要的是思维,思维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知识和学科体系发育的关键不在东西差别,在于有否合乎自然形式逻辑的机理,告别单一思维方式的垄断,才能在新的时期,释放更多智商红利,开发最大资源。

副校长周傲英教授讲授了“新时代青年之声——互联网与双创教育”,结合时代背景与学校实际,阐释了互联网本质与双创精神的内在关联,并勉励同学们“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长江学者、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则运用社会分层结构理论,为同学们主讲了“新时代社会之声——如何理解中国社会:从社会分层结构入手”,剖析了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引导大家“理解中国社会”。

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吕志峰老师主讲了“新时代文化之声——传统文化传承与新时代文化自信”,告诉同学们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中要保持自己的判断和独立的思考,坚守文化自信。

应邀而来的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汪青松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政治之声——中国改革四十年成功之道”的讲座,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中国在40年改革进程中面对的现实问题、克服的历史性困难以及通过上下一心创造的伟大成就,号召青年学子自觉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时代新声”形势与政策课建立了覆盖校内多个学科和融合校外多名学者的专家讲师库,学者知名度高、教学知识性强、学科交叉度广,精彩的课程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与高度评价。

时代导向聚焦十大课程模块

学校着力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围绕“时代新声”的主题,将核心课程分为十大模块,分别是“新时代思想之声”“新时代政治之声”“新时代经济之声”“新时代文化之声”“新时代社会之声”“新时代生态之声”“新时代科技之声”“新时代法治之声”“新时代音乐之声”“新时代青年之声”,紧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十九大精神”“改革开放40周年”“当前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与发展前景”“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和前景展望”等主题及校情校史展开,展现了课程内容与时代的融合。

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能力教育结合起来,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命题。“时代新声”系列课程顺应课程改革和大学生的需求,贴近社会、贴近国情,通过合理的课程模块设计,既保证了课程的知识性、系统性,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据悉,学校之后还将邀请不同学科专家讲授“新时代文化之声——东方营销学:文化复兴的营销之道”“新时代青年之声——我们的人生舞台与使命担当”“新时代音乐之声——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声乐的发展”“新时代生态之声——一带一路与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覆盖面广、实效性强等特点的主题课,使之成为广大师生追捧的热门思政课,力图引领师大学子唱响时代新声,共传中国故事。

 

阅读原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