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新闻动态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和上海银行苏州开发测试中心第三党支部开展“坚持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加快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联建活动

2023-10-25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         浏览次数 231


10月18日,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和上海银行苏州开发测试中心第三党支部开展“坚持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加快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党建联建活动。上海银行苏州开发测试中心总经理助理邹亚卫带领上海银行苏州开发测试中心第三党支部成员到访,数据学院党委书记王长波、院长钱卫宁出席。活动由数据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高明主持,数据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活动。

高明对上海银行苏州开发测试中心第三党支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之后,上海银行苏州开发测试中心第三党支部书记杨扬和高明依次介绍了两个支部的基本情况。

在理论学习环节,王长波以“坚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进行了领学。他表示,当前正值两个百年历史交汇之际,国际国内形势复杂严峻。在此背景下,学校与企业分别承担着巨大的科研与创新压力和使命。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我国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家之争的核心是科技创新能力之争,科技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产教融合方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非常必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学、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应积极探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将研究、创新与企业实际产出相结合。“我们需要的科技创新不再只是从1到100,更多的是从0到1的原始创新,需要各行各业深度融合,更好地去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他强调产教融合的重要性,“人才培养逐渐由高校单一主体,转变为校企联合多主体模式”。他期待企业能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共同授课、共同指导,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企业需求,为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杨扬以“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为主题,分享了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体会。他表示,在产学研的融合定位上,要坚持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定位,这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升产业化水平,能够让科技创新离需求更近、离实用更近。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简单的信息系统已不能满足银行业务的需求,银行亟需金融科技的支撑。要坚持不断汇聚协同创新合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需要汇集各方资源优势协同发力,要建立多方参与的创新共同体,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都是重要参与主体,需要整合各主体力量有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高校要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而企业则要突出应用场景、项目管理和工程实践方面的优势,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订单”模式,将多重要素进行深度融合,坚持风险共担、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创新链条闭环。他针对产教融合提出两个期待:第一,优化产学研过程性、阶段性与结论性的绩效评估机制,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与项目合作成果;第二,突出产业化研究,将研究课题转化为产业化标准,实现产学研长期、深入的融合。

双方围绕校企合作如何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学习交流。

钱卫宁代表学院进行了分享,他回顾了数据学院建院至今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学院的培养理念、校企合作的科技成果,并探讨了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实践。他表示,在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中,“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背景下,我们既需要协同创新,又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数据学院一直秉承 “应用驱动创新、开放成就创新”的发展理念,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采取了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更明确,培养过程更可控。他在分享过程中还介绍了多项校企合作案例,以及学院聚焦上海及周边城市在金融、物流等行业的区位优势,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上海银行苏州开发测试中心第三党支部委员程璐进行了在分享学习体会时表示,上海银行坚持以企业为主导,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协同创新,构建以企业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金融科技的数字化转型。上海银行的AI应用建设以金融科技数字化转型为主要目标,遵循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路径,奉行“精品银行”战略,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通过改革和创新手段,致力于提高业务效率,降低成本。这一努力已经在多个金融服务场景中取得了成功,包括实现无缝网点服务的云网点、高效数据录入的OCR技术、RPA应用、音视频分析支持的风险控制和营销、智能客服以及元宇宙银行等领域。

在需求对接环节,校企合作项目经理刁磊汇报了与数据学院合作的内部资金异动监测项目进展情况,详细介绍了已取得的科技成果,以及后续项目需求与计划。

上海银行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业务经理袁高新、苏州开发测试中心智能创新团队刘异分别介绍了司库管理、金融大模型、资产负债管理、银行风控等技术需求。

王长波在总结发言中表示,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科技自主是战略需求,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对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认为,产业升级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需要聚焦应用场景,根据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和布局,将AI技术与产业实践相结合,推动更多领域的创新发展。学院将坚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取得更加广泛和突破性的成果。数据学院鼓励校企合作,已经建设10家校企联合实验室,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和企业优势,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硬核科技,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他表示,此次联建对聚焦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和加快科技成果高效转化非常有意义。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企业,都应培养和激发创新精神,鼓励从基础研究出发,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

邹亚卫对双方今后的合作策略提出了三点希望和建议。一是希望双方能够进行全面合作,加强校企之间的对接,找准合作的切入点和方向,形成共享共创共赢的模式。二是希望能够建立深度、长效、良好的合作关系,探索多种合作形式,推动先进技术和成果的转化。三是要聚焦人才强国战略,在搭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基础上,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共同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金融科技自立自强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