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新闻动态

音乐学院党委:党建引领“春声筑梦”,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2025-04-21           音乐学院党委、党委组织部         浏览次数 51


2025年4月7日晚,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华东师大展示月演出之一,由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党委承办的“春声筑梦”乡村学校原创合唱作品多媒体音乐会在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成功举行。来自湖南、贵州、云南、河南、宁夏等地的7个乡村学校合唱团与上海、华东师大的学生合唱团同台演出,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共同唱响最美人间四月天,生动演绎华东师大“教育筑梦”的历程和故事,集中呈现音乐学院党委以党建引领乡村教育振兴、推动美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成果。


希望与启程,大中小汇聚大零号湾合唱“上海之春”


“春声筑梦”音乐会以“希望与启程”“青春与奋斗”“飞翔与未来”三个篇章,演绎“教育筑梦-乡村梦想合唱团”项目由发起到成长再到如今汇聚再出发的历程和故事。湖南省醴陵市佛年学校、湖南省江永县第一中学、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白鹭湖小学、云南省寻甸县第二中学、云南省寻甸县仁德一小、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镇中心学校、宁夏海原县第五中学等中小学合唱团与华东师大音乐学院华韵合唱团、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合唱团、华东师大附属紫竹小学合唱团联袂演绎,不仅带来合唱、室内乐与管弦乐队协作的多样创作表演形式,更特别融合AIGC人机协作技术,用新时代的艺术语言,为乡村教育与慈善事业注入活力。

演绎作品既有师生们挖掘地域特色元素创作和采风改编的童谣和民歌,如《节气歌》《醴陵童谣》《女书之歌》《苏高》《月光光》《丢丢铜》《故乡素描》《家住彩云间》《摘菜调》等,也有表达对未来美好期许和激励学子奋勇前行的作品《春晓》《最好的未来》《光华大学校歌》《毕业歌》《期待的远方》,还有融合国际前沿的“手势即兴创作”体系,指挥以手势引导乐音的实时生成,AIGC技术参与生成词句与视觉影像,与原创电子音乐及人声演绎交织的作品《声无界·云墟声渡》。活动“春声筑梦”主题及各篇章名皆由华东师大美术学院书法篆刻师生团队专门题写,以书言志,以文化人。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孟钟捷在介绍时表示,“这是一场因为梦想和希望而成就的音乐会。”这场艺术交流盛会也是华东师大以美育助力乡村教育,让青年学子在实践服务中成长的一次成果汇报。自2020年启动实施“教育筑梦”计划以来,通过党组织结对帮扶、专家团队实地指导、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式,帮助奋斗在中西部偏远地区基础教育领域的校友实现教育梦想,助力乡村振兴和教育强国建设,同时在实践服务中引导青年学子做知行合一的奋斗者,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课”。

音乐会上,6位师生分享了他们与“教育筑梦”的故事。

“我的初衷是让醴陵佛年学校的孩子们借由佛年梦想合唱团,走出大山,走向更大的舞台。”“梦想发起人”、华东师大教育系1986级校友、湖南省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丁文平表示,“母校帮我圆了这个梦想,佛年梦想合唱团的故事诠释了‘爱在华师大’的深刻内涵。”


“谢谢为我们浇灌音乐梦的老师们!”“音乐不仅是艺术,更是希望的种子。”“站在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无比感动和振奋!”湖南省醴陵市佛年学校五年级学生严冰玉、云南省寻甸县第二中学高中生金瑜瑞讲述了华东师大“教育筑梦”行动对他们成长的帮助和影响。金瑜瑞说:“合唱让我明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读书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造福家乡。”

寻甸县第二中学音乐教师陈邦荣感慨道:“华东师大‘教育筑梦’行动让孩子们看到更大的世界,也让我们教师更加坚定地扎根乡土,用教育点亮孩子的未来。”



师生齐心力,党建赋能乡村教育用音乐点亮梦想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从策划到实施,从舞台布置到演出指导,将“党建带团建、团建带队建”的联动机制贯穿始终,形成了党员带头、师生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共同铸就音乐会的精彩呈现。在合唱会的筹备过程中,党员教师带头负责乡村合唱团的指导与培训,多次深入偏远乡村学校,手把手指导孩子们排练,创作适合乡村孩子的原创音乐作品。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支教活动,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了系统的音乐教育课程。


作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筑梦”计划的品牌项目,由音乐学院党委负责的“乡村学校梦想合唱团”连续五年围绕乡村教育振兴,致力于用音乐点亮乡村孩子教育梦想,推动乡村美育教育与文化发展。该项目已在湖南、河南、贵州、云南、宁夏等省份覆盖十余所乡村中小学,成功组建多个乡村学校合唱团,通过支教帮扶、音乐教育资源输送、师资培训及原创音乐创作等多项活动,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有效推进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以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融合。

在湖南省醴陵市佛年学校,“佛年梦想合唱团”从无到有,成为孩子们走出大山、走向更大舞台的桥梁;在云南寻甸县第二中学,合唱团的孩子们通过音乐找到了自信,明白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道理;在贵州遵义等地,音乐学院师生与乡村教师共同创作的原创合唱作品,不仅展现了地方文化特色,更成为乡村教育振兴的生动注脚。

五年来,华东师大音乐学院先后有300多位师生投身“教育筑梦”行动,他们将乡村音乐教育与地方音乐采风相结合,将自身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在实践中涵养家国情怀、锤炼专业能力。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院团队以“教育筑梦”为主题,展示了乡村音乐教育的实践成果,荣获红色专项全国特等奖。

U810P939DT20250409100344.jpg

学院党委委员谭雅如表示,“这场音乐会不仅是孩子们的舞台,也是我们全体党员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成果。看到孩子们在舞台上自信地歌唱,我感到无比欣慰。”

连续多年参与“教育筑梦”行动的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黄源知表示,她在支教中见证了孩子们从胆怯到自信的蜕变:“音乐教育对乡村孩子心灵成长的意义,远超我的想象。我将继续投身教育事业,为实现教育强国、文化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院党委书记赵旌旌表示,“这场音乐会是全体师生党员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音乐学院党委以党建引领乡村教育振兴的生动体现。我们希望通过音乐的力量,让乡村孩子感受到希望与自信,让乡村教育焕发新的生机。”站在“教育筑梦”计划实施五周年的新起点,音乐学院党委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干字当头、奋力一跳,全力以赴推动“教育筑梦”计划提质升级。下一步,学院党委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深化与乡村学校的结对帮扶,打造更多高质量的乡村梦想合唱团,创作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原创音乐作品,为乡村教育注入更多活力,同时,继续以美育赋能乡村教育,以党建引领文化振兴,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更多的华师大智慧与力量。


唱响新篇章,全国乡村梦想合唱团联盟在沪成立



音乐会正式开始前,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顾红亮,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王江,闵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婕,华东师大党委副书记孟钟捷,上海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秦焱等的见证下,全国乡村梦想合唱团联盟正式成立,“同心筑梦”华东师范大学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计划正式发布。

由华东师大联合乡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者及相关单位组建的全国乡村梦想合唱团联盟,将凝聚多方力量,通过合唱艺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U810P939DT20250409100305.jpg

“同心筑梦”华东师范大学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计划将以结对帮扶学校和地区为依托,整合各地“大思政”育人资源,构建“党建带团建、团建带队建”的联动机制,打造“资源共享、师生共研、各地共学”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新模式。

l_CB20250409163937862031.jpg

孟钟捷表示,站在实施五周年的新起点,华东师大“教育筑梦”计划将提质升级,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帮助更多校友实现教育梦想,以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更多的华东师大智慧与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