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行动派,共话青年责任与担当——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举办“先锋说”第三期活动 |
|
2020-06-11 社会发展学院党委 浏览次数: 212
|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社会发展学院党委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决落实落细上级各项部署。学院师生党员在疫情防控中冲锋在前,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谱写了具有学院专业特色的行动篇章。 4月22日下午,社会发展学院“先锋说”之“‘疫’线行动派,共话青年责任与担当”活动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展开,旨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学院师生勇担责任,提升学院凝聚力和战斗力,170多位党员在线参加。学院关工委委员王大犇、周玉凤,学院党委书记熊琼,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文军,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黄燕,副院长黄晨熹,副院长赵晔琴,各教工党支部书记及全院师生党员参加活动。 学者担当,积极为科学防疫建言献策 疫情期间,学院专家学者发挥专业优势,积极献言建策,助力共克时艰。本期“先锋说”邀请文军、黄晨熹两位老师分享疫情期间的观察研究。文军老师以风险社会学的视角切入,从疫情的缘起、传播、发展及响应机制等方面解读疫情的暴发,强调风险意识的重要性,号召将灾害教育纳入到基础教育领域中,增强风险观念,从而提升对风险的认知、预防和控制能力。最后,从专业角度,提出应对疫情风险的两点建议:一是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应在提供非常态疫情服务方面作出努力,二是专业社工或其他社会力量应增加到国家突发应急管理体制中。 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文军在线发言 学院副院长黄晨熹从党员、大学老师、个人三个角色,谈如何看待疫情、如何应对疫情两个问题。针对疫情,黄晨熹表示,一是我国通过体制优势弥补了公共卫生的短板,国家强有力的干预使得疫情控制取得初步的成果;二是疫情作为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全球共同面对,合作才是出路;三是谈到“福祸相依”的中国传统智慧,要看到疫情带来的一些改变。作为党员,应该发挥先锋带头作用;作为大学老师,应发挥专长,在建言献策方面积极努力;作为个人,其分享了疫情期间的一些个人思考与设计。 学院副院长黄晨熹在线发言 青年发声,海内外学子共看战“疫” 青年学子们结合自己所见,分享记录下的抗疫期间真实图景。 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杨澜从社会学的视角强调疫情之下农村防疫不可疏忽,并向大家分享农村疫情防控的工作,以及农村防疫的特点和痛点,防疫工作中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发挥先锋作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杨澜在线分享 博士生党支部成员、身在法国的胡秋爽和大家分享了法国疫情的现状及政府和民众的应对,以及在封城期间的生活日常,并从经济发展的视角来解读法国目前的防疫举措。 博士生党支部党员胡秋爽分享 博士生党支部预备党员乐晶结合民俗学专业特点,分享了对于新冠疫情的观察和反思。她以自己家人的经历为切入点,谈到中国丧葬传统之流变,指出了民间习俗的“聚”和疫情防控的“离”之间的矛盾,从专业的视角看疫情带给人们的变化。 博士生党支部预备党员乐晶分享 一线抗疫,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 袁枫、花雅霏两位身处一线的预备党员志愿者代表讲述了在社区一线的抗疫心得。 袁枫讲述了疫情初期26天志愿者经历,他克服环境艰苦、日夜倒班的辛苦,始终坚持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助力家乡的防控工作,勇担青年责任,不忘入党初心,当好疫情防控“搬砖人”。花雅霏分享了自己登记来访信息、测量额温、劝说群众理性防疫、协助镇领导开展防疫宣传教育工作等志愿服务经历,并从服务本身、青年志愿工作两个方面谈了自己在志愿服务中的感受和收获。 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党支部预备党员袁枫在执勤落脚点的帐篷内 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党支部预备党员花雅霏在路口执勤测温 学院关工委委员王大犇对学院师生疫情期间的表现予以充分肯定。结合学院专业,对师生开展的思考研究、抗疫观察等进行了点评,并从医疗、社区两个战线谈党员在疫情期间的模范带头作用与责任担当,指出正是这些党员凝聚了抗疫中的正能量。 学院党委书记熊琼在总结中表示,学院师生在疫情期间的表现彰显了高校的责任与担当,对工作在一线的师生们表示感谢,号召学院师生向一线志愿者党员学习,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希望全院师生立足本职,充分释放先锋正能量,不断进行专业探索和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学院党委书记熊琼总结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