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新闻动态

传播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追寻历史印记,坚定文化自信”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2023-11-29           传播学院党委         浏览次数 169


11月8日下午,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党支部,2021级硕士研究生第一、第二党支部赴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开展“追寻历史印记,坚定文化自信”联合主题党日活动,追寻新闻出版之源,勇担新文化使命。传播学院党委专职组织员、博士研究生党建指导教师王正梁带队。

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党员们进行了参观,深切感受近现代以来新闻出版与国运的深刻关联,学习新闻出版人在巨变时代中彰显的使命担当和家国情怀。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是我国首座新闻出版类专业博物馆,上海则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业的中心和发源地。据统计,1912至1949年间,全国80%以上共300余家出版机构集中在上海;列入中国近现代学术名著的千余种图书,近95%为上海出版。百年来,上海新闻出版界群星闪耀,大家辈出,拥有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上海也是红色出版的重要基地。1920年8月,第一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印刷出版;1921年9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后便在上海创建了人民出版社,领导出版事业在艰苦斗争中传播革命思想和先进文化,矢志不渝,接续奋斗。

位于一楼的“百年文存”展区完整复原了中国近代最大出版机构——中华书局图书馆的样貌,其中17万册藏书是全国出版系统最大的单体文物,也是百年前上海出版人举办公共图书馆、昌明教育、救亡图存的物证。

二楼主题馆以“变革转型”“革故鼎新”“砥砺奋进”三个篇章呈现自清末“西学东渐”至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我国新闻出版行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

在博物馆三至五楼的特色展厅,党员们亲身体验了数字技术还原的千年石窟、观摩印刷技术馆的技术转型、重温儿童出版馆里的童真画卷、聆听音像出版馆的时代之声等,在现代高科技的“加持”下,与展品“沉浸式”互动与对话,进一步学习了解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历史之源与未来之盼。

参观后,党员们结合自身学习与工作进行了交流。

传播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郭昊雯表示,“当课堂书本中的知识以立体化的史料呈现在眼前时,我的内心既亲切又惊喜,更是看到了一代代新闻出版人在时代巨变下主动扛起的使命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作为一名出版学子,应切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固树立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在力行实践中积极参与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伟大征程中!”

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党支部党员、新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伊鹤表示,“近现代出版史是洞察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在中西文化交融、思想碰撞、革命战争中的探索与反思的绝佳视角。那些带着时光印记的出版物,视觉上便让人心潮澎湃——跌宕、屈辱又创造奇迹的一个多世纪,在一本小小的出版物上折射出一个民族巨大的历史变迁与思想激荡。如此伟大的事业,令人心生敬畏,更催人奋进。”

传播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党员、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董婉彤表示,在第24个中国记者节之际参观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意义更深。作为新传学子,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提升素质能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贡献青春力量。

王正梁在总结时表示,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建好一系列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平台,推动出版学院与出版行业的深度合作,助力提升出版质量,对出版学院未来的建设发展提出新要求,这就需要学院师生不断结合学科优势、专业特色,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赓续新闻传播学科使命,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作出新的贡献。希望支部党员通过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充分认识到新闻出版业所肩负的传承先进文化、建设核心价值、维护文化安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使命,传承老一辈新闻出版人的精神风骨,心怀“国之大者”,增强文化自信,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