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新闻动态

闵行校区研究生公寓南片区临时党支部构筑坚实“抗疫力”

2022-05-25           组织部         浏览次数 27


同学们在志愿者岗位上的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深深的触动到我,让我体会到广大党员正在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也正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党员,所以我们的旗帜也应该飘扬在一线。”美术学院2020级研究生韩梦龙担任着闵行校区研究生公寓南片区5号楼临时党支部书记,在志愿服务中,如他一样的师生党员积极发扬旗帜精神,让党旗成为大家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一种精神引领。

5号楼临时党支部委员会成员(从左到右:组织委员奚润、书记韩梦龙,宣传委员陈中良)

统一思想:党旗引领我去战斗

430日,闵行校区研究生公寓南片区工作组向全体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出倡议:“在上海和学校疫情防控攻坚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的时候,继续发扬党员‘最能吃苦、最能拼搏、最能战斗’的精神,团结带动身边的同学积极参与防疫先锋行动,主动向所在楼宇报到,积极认领岗位,用行动践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负入党誓言和入党初衷,前赴后继,为坚决遏制疫情传播扩散,夺取疫情防控斗争的最终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倡议发出后,619名党员(正式党员500人,预备党员119人)和222名入党积极分子随即向研究生公寓南片区报到。54日,虹梅南路研究生公寓南片区的9个楼宇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当晚,片区召开研究生公寓南片区志愿者工作推进会暨临时党支部成立会议。会上研究生公寓片区总负责人王军对当前疫情形势和学校整体疫情防控工作和要求做了介绍,南区片区块长孙斌栋做了动员,希望临时党支部尽快投入片区志愿工作,同心抗疫,成为一支有组织、有纪律、有战斗力的队伍。

身体力行:责任在肩勇担当

陆芳萍老师询问我是否有担任楼栋临时党支部书记的想法时,我二话没说,一口便答应了下来。作为一名学生党员,能够临危受命,担当起一份责任,我应该认真对待。”面对“临危受命”,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邓宇轩毫不犹豫,现在是6号楼临时党支部书记的他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实际上,邓宇轩还是即将加入选调生队伍的毕业生。片区战“疫”行动让他经历了许多“第一次”,如第一次担任支部书记、第一次召集支部活动,第一次参与售餐工作等等。而正是在这些“第一次”中,他对今后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选调生有了许多新的思考:“首先,要做到‘身入’基层,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扎根一线;其次,做到‘心到’基层,用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花心思在分析思考上下功夫;也要做到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勤于提问。”

邓宇轩在食堂窗口负责售餐工作

如果说研究生公寓南片区为邓宇轩提供了扎根基层一线的“演练场”,那么不同种类的志愿服务就为奚润提供了成为“多面手”的机会。奚润,哲学系博士生第二党支部宣传委员,研究生公寓南片区5号楼临时党支部组织委员。此外,他还是片区运饭车队里的固定成员。“有些时候虽有些累,但感觉自己行走在服务大家的道路上,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都是值得的”。

奚润所在的车神战队的队员们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2019级博士生王维作为“消杀卫士”,需要背上极沉的消毒水以每日四次的频率完成环境消杀任务。这是一项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时间的工作。一开始,药水调配、“大白”穿脱带来的专业性要求使得该岗位在志愿者招募上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王维得知岗位缺人后便马上报了名。在他的带领下,其他党员与积极分子纷纷加入,共同组成了一支37人的消杀队伍。每次工作结束,志愿者们防护服下的衣服总会被汗水浸湿,但他们说:“作为片区安全的‘卫士’,能守护好南区这‘一方净土’,流点汗又算得了什么。”

消杀志愿者队

王维在缓冲区域内消杀

众志成城:传播青春正能量

随着临时党支部队伍日益壮大,“一日一支部”的轮值模式走上正轨,通过编辑《党支部工作简报》、制作志愿者服务短视频等方式,展现志愿者的青春风采。9号楼北楼临时党支部书记、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2021级硕士生张淑怡组织起了一个四人宣传小组,由拥有拍摄、撰写、编辑、短视频制作技能的志愿者组成,“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去记录志愿活动,是人生中一次特别的体验。”宣传小组成员、2021级生命科学学院入党积极分子王璐瑶说。

《临时党支部简报》

在南区并肩战“疫”的学生党员,还有志愿者固定班底里负责统筹核酸检测工作、每天汇总志愿者信息的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刘定琴,“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孙雅茹和体育与健康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陈俪倩;有从下午两点工作至晚上八点,只为全力派发滞留快件的外语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吴鑫磊、体育与健康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朱贤诏;不辞辛劳为大家运送一日三餐的“车神”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19级博士、15号楼临时党支部书记方波,社会发展学院2020级硕士、6号楼临时党支部委员张毅,美术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陈本绥,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龙吉兰、朱旭阳等;具有楼长、消杀队员、自购团长等多种身份的生命科学学院的2018级博士卜宪勇,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18级博士、11号楼临时党支部委员李丹琴;提升同学生活质量、不断追求精细化、高效化的自购服务“团长”中国语言文学系2021级博士生党员史志航;参与职守缓冲区入口岗亭,认真登记进出人员信息的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11号楼临时党支部书记劳婕和中国语言文学系2019级博士研究生黄钶涵、穆铭超……众志成城,众擎易举,虽然志愿者们的名字在此无法被一一列举,但他们的行动可见于南片区日常运转的点滴细节当中,在每一轮核酸检测、每一顿餐食售卖、每一趟物资运送等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生活环节上熠熠发光。

刘定琴在做核酸引导

孙雅茹在引导做核酸的同学

陈俪倩在清点分发物资

许金铭在做午餐卖饭志愿者

劳婕在做“守门人”

张丹蓉在食堂门口为大家手部消毒

闵行校区研究生公寓南片区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刻,继续发扬冲锋在前、顽强拼搏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以“我想上、我能上、我先上”的先进作风,让党旗在研究生公寓南片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高高飘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