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各级党组织筑牢战“疫”防线(十三):机关党委在行动(上) |
|
2022-04-03 组织部 浏览次数: 23
|
3月14日,学校党委发布了《致华东师范大学各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的倡议书》,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响应,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党员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防疫工作规范要求,推动学校各项管控措施落地见效。本期专题报道机关党委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的相关事迹。 共克时艰,同心战疫 | 机关党委在行动 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总体部署要求,为切实保障校园和师生安全,3月13日下午1点起,华东师范大学启动闭环管理。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机关各党支部、广大党员同志积极响应、密切配合,全力以赴筑牢学校疫情防控线。自学校闭环管理以来,机关共有一百多名党员同志一直坚守疫情一线,舍小家、顾大家,冲锋在前、勇担重任,为学校在疫情防控闭环管理阶段的有序运转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学校办党支部 学校办公室党支部积极响应学校抗疫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担当作为,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组成抗疫志愿者团队,自3月13日起分别驻扎两校区,坚守抗疫一线。支部书记带领全体党员积极发挥中枢协调作用、示范表率作用,做好沟通服务,协调各方确保校园平安。 学校办党支部紧密对接区疾控工作要求和手势,及时上传下达,统筹制定并适时调整两校区疫情防控方案和细则;配合校疫情防控专班和指挥部工作要求,组织协调落实各项抗疫工作安排,稳妥推进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部署;采集汇总报送疫情防控各类数据,时时保证数据台账准确清晰;编写疫情防控信息简报,畅通信息传送渠道;及时了解师生工作生活困难,发布“你问我答”“防疫热线”等重要信息,帮助师生了解学校防疫动态,积极沟通协调为师生排忧解难。 教务处党支部 教务处班子成员谭红岩、彭超两位党员同志第一时间冲锋在前、分别值守在闵行校区和普陀校区,开通热线问答,保障全校本科教学顺利开展。其他班子成员和党支部成员因疫情被封控在小区进行居家办公,但大家的心里始终牵挂着坚守在校园疫情防控一线的师生。自3月18日起,齐贵超、谢攀之两位党员同志所在小区解封,他们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加入两校区值守队伍。此外,支部值守学校的同志还参加了校内送餐、核酸检测采样等志愿服务工作。支部书记孟钟捷所在小区解封后,第一时间申请入校,于3月30日加入到普陀校区的一线防控工作中。史媛、黄天翔两位原住在校内的同志一直坚守在一线,分别参与虹梅南路青年教师公寓和研究生公寓的疫情防控工作。 教务处值守校内的党员同志进行校内送餐 自3月14日学校转入线上教学以来,教务处党支部的党员同志们第一时间在线征集、了解师生需求,及时回应师生关心关切,制定解决方案,做好线上教学保障工作。全体党员同志还结合各自学科背景,参与到在线教学课程检查工作中。截至3月25日,两周共开设5502门次线上课程,有1612位教师通过大夏学堂、超星等校内外在线教学平台及微信群、钉钉群等社交软件平台实施在线教学,师生通过视频直播、互动、弹幕、答题等多种手段,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各学科的“教”与“学”。疫情当前,教务处持续推动卓越学院建设方案的讨论,调整实践教学活动安排,推迟学生线下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开展线上实验教学。 以艺抗疫 以美聚力——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列空中讲堂 此外,教务处参与和发起了“读书散疫 线上读书会”“科学系列空中讲堂”“艺术系列空中讲堂”,为学生带来29场直播,每天中午12点、下午4点半、晚上7点,在“云端”给学生充电,为心灵“解封”。支部书记孟钟捷发挥专业优势,在3月27日中午的“读书散疫 线上读书会”活动中给学生们带来《哥达纲领批判》导读,带领大家一起回归书本,感受经典! 保卫处党支部 作为守护校园安全的重要保障部门,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保卫处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坚守一线工作岗位,筑牢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面对此轮来势汹汹的疫情,保卫处武装部党支部紧密配合行政班子、关注研判疫情发展态势,提前制订应急预案,发起“党员领跑抗疫”的《支部倡议书》,号召每位党员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亮身份、担责任,分校区组建党员突击队。在党员的带领下,保卫处全体人员积极响应号召,无论是“抗疫一线”还是“保障二线”,在校门守卫、校园巡查、物资运转、秩序维护等各个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环节,以党员实干本色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疫工作,全力以赴守好校园第一道疫情防线。 严守·硬核力量让人安心 疫情期间,根据学校疫情防控专班总体部署,保卫处及时调整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校园“封闭式”“准封闭式”和“网格化、片区化”的防疫管理要求,守卫好校门第一道防线。保卫处做到24小时在岗,在校的党员迅速组建党员突击队,联合保安队伍对进出校人员及车辆进行严格的核验,测量体温、检查健康码、核酸检测报告等,做到“凡人必检,凡车必查”,并对入校公共保障物资车辆和个性化应急物品进行消毒消杀巩固校园环境安全;对于不符合入校条件的人员进行校门管控解释宣传。保卫处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两校区校园校门管理的通知》《关于闵行校区校门管理临时调整的通知》,制订了《校园封闭管理期间保障人员及车辆进出校管理办法》《闵行校区“7+7”封闭管理期间第二阶段校园网格化管理方案》,对进校人员和车辆一律从严审核,以“硬核”的力量盯紧人、管好门。 勤巡·科学整合让人放心 在强化大门管控的基础上,保卫处立足疫情防控和校园治安实际,科学整合人力资源和视频监控资源保障24小时巡控不间断。白天以人力巡逻为主、视频监控为辅,对校园各区域开展巡逻防范;夜间以视频监控为主、人力巡逻为辅,对于主要通道以及重点区域开展巡查,有效提高了巡防工作实效性、主动性和针对性。针对校门及围墙关键区域,进一步加强人防和技防,严防违规进校、出校,把紧学校第一道防线。 乐转·排忧解难让人暖心 校园实施封闭管理以来,在校的党员化身“螺丝钉”,化身“搬运工”,积极投入公共保障物资及应急物品转运转送工作。一线党员在日常工作中随时随地、尽己所能为师生排忧解难,护送学生就医、加强围墙防护、协助搬运物资。特殊时期的举手之情,化为倒春寒里的一抹暖意。同时,普陀校区和闵行校区的保卫处值班电话24小时对外开放,接受师生和家长的咨询和建议反馈。 强维·秩序稳定给人信心 维护校园稳定,是防疫抗疫时期的重要任务。为配合两校区初期的全员核酸检测,保卫处做好现场秩序维护。一线党员联合保安队伍会在检测出入口为大家指明方向;在现场时不时提醒大家提前在健康云上做好登记、正确佩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检测结束后协助医护人员做好物资回收和转运等。在其他一切常规或突发性事件需要秩序维护的地方,党员们都以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的精神冲在最前面。 群协·群策群力让人暖心 在闵行校区出现保安检测异常,整个安保及管理队伍被紧急隔离后,校外的党员和中北校区的党员积极响应、踊跃报名,在支部书记任开蕾的带领下勇敢逆行,支援闵行校区,全力维护好校园一方平安。为符合入校核酸检测要求,校外克服困难进行核酸检测,只为能早一点进校战斗。入校上班的党员在前方努力奋战,居家线上办公的党员在后方做好全方面保障。大家利用电话、网络等方式头脑风暴,遇到问题共同讨论、群策群力。 校友工作基金工作办公室党支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疫情发生以来,校友工作基金工作办公室党支部积极靠前,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党支部全体成员从校园防疫迫切需求出发,积极主动联络对接师生校友和师大之友捐赠抗疫物资和资金,充分发动师大朋友圈,凝聚各方力量,为校园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闻令而动,发动师大朋友圈 3月以来,上海本土疫情多点散发、校园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根据疾控部门要求,3月13日起,学校两校区相继施行“7+7”管控措施。校友工作基金工作办公室党支部闻令而动,第一时间组建抗疫工作群,建立起快速反应工作机制,同时与学校专班配合建立起以我校闵行校区赵正桥老师、王淑仙老师负责和普陀校区吴鹰老师负责及校医院参与的抗疫物资接收到库工作机制。党支部书记 “逆行”留校,主动担当,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全力联系协调防疫抗疫物资、现金捐赠和接受等事宜。党支部成员通过电话、网络等多样方式迅速广泛发动师大朋友圈,将广大校友、师大之友等力量有机凝聚在一起,上下联动,携手共筑防疫墙。 支部书记斯阳统筹抗疫捐赠事宜 从需出发,主动回应解决一线难题◇ 校园防疫抗疫的关键时刻,校友工作基金工作办公室党支部慎终如始、坚持把校园的安全和师生的迫切诉求“揣”在心中,积极开展筹募款项物资、配合调度和账务管理等工作,让师生校友在疫情防控关键期树立信心、倍感安心。针对校园封控与抗疫环境下的特殊需求,办公室党支部积极联络校友企业和社会企业等,为两大校区及时集募了大量的口罩、防护服、消毒液、医用酒精等防疫必备物资,确保校园疫情防控工作顺利进行。 在得知学校餐食缺口较大时,办公室党支部党员干部积极联络各方资源,以最快的速度筹募到一批批新鲜蔬菜肉品。听闻有学生反应“缺少水果”,办公室党支部闻令而动、马上“安排”,联系师大之友捐赠水果、牛奶等食品。疫情防控的关键吃劲阶段,防疫抗疫医用物资的募集补充成为筑牢校园防疫安全线的重点任务。办公室党支部千方百计募捐和采购抗疫急需品,如泡腾片、连花清瘟颗粒等,为学生提供保障。物资对接到位后,严格按照“需求导向、主动作为、尊重意愿、温暖到人、透明公开、物走账清”的原则,以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迅速对接学校疫情防控专班,配合督促做好物资发放,将社会企业和校友、师大之友捐赠支持落实到位。 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校友基金工作群”,及时收集一线需求,联络对接捐赠资源 物走账清,让“爱心”更“放心”◇ 校友工作基金会办公室作为社会爱心人士与学校的捐赠交流平台,承担着与捐赠人、潜在捐赠人沟通联络,物资善款捐赠对接、出入账管理等重要责任,尤其是在特殊时期,更要做好捐赠前后端的严格管理,确保将社会爱心和善意捐赠及时准确落到实处,让捐赠人信任、放心,切实为校园疫情防控提供保障。校园疫情管控的特殊时期,为了第一时间将校友和师大之友的爱心及时送到一线师生手中,办公室党支部决定抗疫捐赠特事特办,将一线需求放在首位,有关捐赠按照快进快出的要求,先接收捐赠后补办手续,及时送达捐赠人善意,产生了较好的暖心效果。同时,办公室党支部成立有关抗疫物资和善款捐赠管理出入账小组,每天及时统计、更新物资和现金的捐赠数据、出入账情况等,做到主动、及时、准确、全面地对捐赠款物进行信息公开。对于善款捐赠,定期公示捐赠收入明细,定期公布善款使用动态,确保善款和物资使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对于物资捐赠,严格按照“物走账清、公开透明”等的原则,及时将接收到的捐赠物品转交学校疫情防控专班,办公室党支部坚决做到“经手不留一物”,在确保捐赠人意愿得到落实的基础上,保证捐赠物资和款项专款专用,让师生校友和师大之友安心、放心。 基金会校友会从需出发、特事特办,让师生校友和师大之友安心、放心 截止3月30日24时,学校基金会累计收到支持抗疫热心捐赠善款共计2571168.18元,共1211笔。学校已接收到各界捐赠的食品等生活用品57批次,口罩、消毒液等医疗用品19批次,其中包括7386.8斤猪肉、鸡肉等鲜肉,55572斤新鲜蔬菜,2032箱+22500斤+20000个各类水果,2000斤大米,26400个鸡蛋,4088箱+231285件方便食品,45390瓶+851箱牛奶、燕麦奶等,84096瓶+2925箱矿泉水,13900件防护及隔离服,366600只+600盒口罩,175000只一次性医用手套,20600支抗原试剂盒,5000套核酸检测材料,25000个防护面屏,2000盒泡腾片,10380瓶洗手液,4000双鞋套……另有多批捐赠物资在送至学校途中。办公室党支部与全体师生校友、师大之友一同努力,为构筑学校抗疫防线的“铜墙铁壁”贡献力量,用行动守护校园安全。 国际教育中心党支部 国际教育中心校内防疫小组由6名成员组成:中心主任兼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党委书记黄美旭、中心副主任兼国际教育中心党支部书记金丽君、支委宣传委员孙晓倩、支部党员黄志佳和教师郝吉意、任翘。 作为防疫先锋部队,黄美旭与金丽君于学校闭环管理第一天开始分别入驻两校区参与防疫管理工作。金丽君驻守闵行校区研究生公寓14号楼,负责闵行校区国际学生事务。此外,她还参与全校防疫协调工作:送餐、物资搬运、核酸协调、片区巡查、材料报送等。 金丽君(中)在闵行研究生公寓协助搬运物资 黄美旭驻守普陀校区国际学生公寓2号楼——全校三分之二在住国际学生所在楼,负责统筹全校国际学生工作,传达与部署学校防疫专班指示与精神,深入一线了解学生所需并作出响应。郝吉意、任翘、黄志佳、孙晓倩负责普陀校区国际学生管理相关事务,包括核酸协调、物资配备、后勤保障、突发事件、心理疏导、宣传素材收集、协助校外同事做好日常工作等,同时为国际学生提供英语、日语、韩语、俄语的语言支持。 黄美旭强调核酸检测注意事项 黄志佳与国际学生志愿者一起清点午餐、整理名单 任翘指导国际学生在健康云上下载核酸检测登记码 孙晓倩为国际学生拍摄鼓舞视频 郝吉意(右2)带领国际学生志愿者小组负责留学生公寓一号楼国际学生事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