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各级党组织筑牢战“疫”防线(十四):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党委在行动 |
|
2022-04-03 组织部 浏览次数: 22
|
3月14日,学校党委发布了《致华东师范大学各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的倡议书》,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响应,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党员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防疫工作规范要求,推动学校各项管控措施落地见效。本期专题报道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党委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的相关事迹。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党委:凝心聚力共克时艰 筑牢抗疫红色堡垒 面对上海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积极贯彻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冲锋在前、担责在肩,团结全院师生响应号召、共克时艰,充分发挥心理学专业优势,第一时间提供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充分体现华东师大心院人在危急关头、危险时刻的使命担当。 党政领导班子勇担政治使命,深入一线、靠前指挥 3月13日,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成立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按照学校防控工作相关要求,制定学院工作方案。学院党委书记方媛、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庄瑜、党委委员、副院长郝宁带领两名辅导员第一时间入驻学校,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主动做好师生群众的“主心骨”。方媛担任普陀校区河东片区长、庄瑜副书记担任普陀校区河西片区长,全方面指挥领导两大片区防控工作,解决师生困难,全力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维护校园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秩序。党委委员、副院长李先春统筹部署近期研究生招生线上复试工作,确保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学院党委书记方媛、党委副书记庄瑜担任片区长组织、协调工作 名誉院长周晓林教授面向学院本科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分别召开了三场线上学业指导会,专题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专题讲解本科生心理学拔尖人才培养目标。他鼓舞同学们要心怀梦想,树立科技报国志向,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聪明才智。 名誉院长周晓林教授为学生们作学业指导 学院党委委员紧密联系对接学生党支部,关心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与学生们交流隔离期间的心理适应,号召学生党员们要主动亮明身份、积极投身校园志愿服务,担当表率、发挥榜样作用。 学院党委委员还与校友一起迅速联系盒马生鲜门店,争分夺秒从盒马生鲜采购到了1000盒虾仁,1000条带鱼捐赠给学校,支援学校抗疫一线。 全院教师提高政治站位,凝心聚力、守土尽责 3月26日下午,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召开线上全院教师大会,传达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方媛表示,面对疫情全体教职工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全方位地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要统筹疫情防控与事业发展,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抓好学生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两项重点工作,坚决落实“两手抓、两不误”。周晓林向疫情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老师们表示感谢,希望在疫情期间,全体教职工能够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全力完成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 召开线上全院教师大会,传达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 师生党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勇挑重任、担当表率 一个支部一座战斗堡垒,一名党员一面鲜红旗帜。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师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共计65名师生党员服务在学校抗疫一线。学院党委还成立了2个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 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李琳怡主动请缨担任普陀校区4舍楼长,负责河西片区教职员工与学生核酸检测,并且负责河西片区精神类药物统计与发放。辅导员汪红英克服困难逆行返校担任普陀校区3舍楼长,统筹协调3舍的各项管理工作,及时安抚学生情绪,处理解决各种学生困难。 为了更加精准落实防控任务,学院党委第一时间组织学生党支部书记、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学院每个宿舍楼担任“心理学院楼长”“心理学院楼层长”,负责所在宿舍楼的走访、需求收集、交流对接、物资分发等工作。 辅导员李琳怡、汪红英坚守校园抗疫一线 学生党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 党委书记方媛、党委副书记庄瑜与学生党支部书记、支委召开线上会议 专业力量构筑疫情防控“心理防线”,守护心灵、传递温暖 为了给闭环管理中的师生提供更为有效、便捷的支持,让师生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3月12日起,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党委组织面向校内师生开通“在线同辈互助心理支持平台”,77位应用心理专业硕士作为线上志愿者接待来访,党员教师席居哲教授、MAP中心副主任张麒副教授等10位专业老师作为督导参与,提供心理支持服务,持续温暖每一位华东师大人。 在线同辈互助心理支持平台 在疫情期间为帮助人们提高心理免疫力,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焦虑、失眠等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4月1日,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特推出“疫情公益心理服务小程序”。通过小程序,用户可以进行“AI心理测评”,揭秘疫情期的情绪困扰。同时,用户还可以在小程序内完成“心晴之旅”,通过10分钟的故事分享、身体运动、正向心理训练,调适心态,激发自己的积极情绪,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学习中。 疫情公益心理服务小程序 疫情之下,身心如何安放?特殊时期如何跳出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吞噬?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与上海教育出版社共同推出的一系列心理学著作《压力心理学:从大脑、个人成长到心理健康》《积极情绪的力量:幸福的双刃剑》《自我关怀:走出苛责的怪圈》《疫路心防——用温暖照亮前方》《重启生活——疫后心理重建指导》,从多个角度引导读者以正向思考接纳心理焦虑,学会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与压力“共舞”。 《文汇报》刊文介绍心理学院教师编写情绪疏导类图书 席居哲教授还为疫情中的大学生送上《华东师范大学战疫诀》,被称作42字“浩气歌”:接纳变化静心气,坚持常规生定气。唱聊画写解闷气,好商好量多和气。守望相助鼓士气,众志成城有底气! 席居哲教授42字“浩气歌” 党员教师严文华副教授指导的《运用放松训练调整情绪》,为闭环管理中的师生提供了一种舒缓压力的好帮手。 严文华副教授指导的放松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