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新闻动态

华东师大各级党组织筑牢战“疫”防线(十九):软件工程学院党委在行动

2022-04-07           组织部         浏览次数 29


314日,学校党委发布了《致华东师范大学各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的倡议书》,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响应,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党员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防疫工作规范要求,推动学校各项管控措施落地见效。本期专题报道软件工程学院党委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的相关事迹。


软件工程学院党委在行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疫情发生以来,软件工程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及时有效处理多起突发事件,确保学院平稳有序运行。全院上下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在上海疫情防控正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扛起特殊责任、拿出特殊担当,同心守“沪”、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党建引领,吹响战“疫”集结号

316日下午,软件工程学院党委紧急召开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落实学校党委部署,明确责任。326日下午,学院召开党政联席扩大会议,传达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学院近期重点工作。学院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各系主任参加此次会议。会上,学院党委书记斯阳要求全院教师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把抗疫工作放在首位;统筹协调考虑,积极配合学校网格化管理,全方位关心在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有方。随后,各教工党支部第一时间召开支部扩大会议,面向全体教职工传达会议精神,切实做到会议精神全覆盖。

329日,面对依然严峻的校园疫情防控形势,学院党委发布《致软件工程学院全体共产党员的倡议书》,倡议全体党员要守初心、担使命,善作为、作贡献,强引领、严防控。

46月,斯阳为数据学院、软件学院、计算机学院2022年入党积极分子联合培训班的全体学员,软件工程学院和校友工作基金工作办公室党支部的党员同志,作题为《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百年经验和时代启示》的主题报告。报告中,他强调面对当前疫情,要坚决听党指挥,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斯阳作主题报告


毫不松懈,抗疫发展两手抓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软件工程学院在全力做好后勤保障服务、聚焦关爱师生需求的同时,努力确保教学科研不断线,重点推进工业软件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

学院聚焦国家工业软件产业发展重点,以解决工业领域关键产品具体工程问题为目标,在大型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等领域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截止到目前,学院已推动我校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签署联合培养协议,组织科研人员与博士生参与大飞机软件研制质量保障、国产操作系统测试与分析、光刻机软件研制保障等重点攻关任务。

受疫情影响,今年研究生招生采取“全线上分散”的复试方式。330日上午,学院在线召开2022年研究生招生工作会议,传达学校招生工作精神,落实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学院领导、全体复试专家及工作人员共70余人相聚“云端”。为确保每一个工作环节操作规范、安全可控,研究生秘书组织实施了两次全员全流程演练。

全员全流程演练

为配合疫情防控,学院48门课程、74个本科教学班全面实施课程线上教学。老师们克服困难、积极备课,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和教学工具,开展直播、录课等形式多样的线上教学、线上讨论、答疑辅导等教学活动。教学督导和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坚持每日听课检查。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也在线上全面展开,教师通过邮件、腾讯会议等形式按计划指导和推进撰写工作。

41日下午,上海市高可信计算重点实验室在线举行迎评会议。学院成立了由实验室主任牵头、各团队主要骨干成员为核心的实验室评估工作小组。经过多次讨论,会议初步形成了5项典型成果的撰写材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工作圆满完成。为提高申报项目数量与质量,学院多措并举提前部署,全力做好教师的基金申请保障工作。学院领导与部分教师进行一对一沟通,并邀请多位资深教授对部分项目申报书进行审阅,提出建设性修改意见,力争实现申报工作向着更高水平发展。

暖心保障,关心关爱不掉线

学院制定《软件工程学院防控疫情期间学生关爱活动方案》,成立学生关爱工作领导小组,实施多维度的关爱措施,安排教师“组团式”、“多对一”帮助学生渡过难关,全方位关心关爱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经过反复讨论,学院提出两条重要举措:一是邀请校内外教授线上开设系列讲座,分享技术、人文、自我管理等内容,开拓学生视野,明确大学阶段目标;二是举办技术或编程大赛,调动学生的创造力与编程积极性,丰富课余生活。

全体研究生导师共同参与,构建“系—导师组—导师”三层梯度式联合指导体系,开展学生指导与关心关爱工作,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促进研究生以积极乐观心态投入到课程学习、科学研究、论文撰写中。各位导师主动联系、关心学生,每周进行不少于1次的视频或电话交流;联合导师组定期开展组内沟通与交流,发挥群组力量;系内导师团、骨干教师主动与研究生结对,帮助学业辅导、论文撰写、科研攻关等。

各系开展线上教学研讨

本科生导师组会

在学院党委号召下,学院各支部积极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可信软件党支部、嵌入式软件与智能系统党支部响应学校的“学生关爱活动”,“云端牵手”毕业班研究生和本科生学生党支部,开展“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党日活动。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围绕毕业论文写作、学术深造、工作求职及封控期间心理纾困等问题展开交流。

可信软件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嵌入式软件与智能系统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冲锋在前,党员干部显模范

自闭环管理以来,学院师生党员积极加入抗“疫”行列。党委书记斯阳除了承担募集抗疫物资重担外,还与副书记曹桂涛一同奋战防疫一线,睡在办公室中。执行院长蒲戈光负责物资调配,为每一位软院学子准备了防疫用品。其他党委领导通过指导线上教学、安排研究生复试、准备实验室验收等方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学院领导走访学生实验室,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倾听学生在防疫状态下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实际困难,并向同学们送上暖心防疫物资。

学院学工团队在辅导员队伍严重缺编、多人被封控的情况下,及时开启“全员战斗”模式面对突发疫情,第一时间做到实时、精准掌控学生情况,确保学生全覆盖、无遗漏;在学生中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学业指导和生活帮助,竭尽全力守护每一位同学。

本科生辅导员朱莺在夫妻双方都是辅导员的情况下,克服家里的重重困难,持续在校园内奋战近一个月,担任7舍楼长,连日来与楼层长、志愿者并肩作战,为同学们带去信心和安心。来自苏州的辅导员薛寅申因家乡疫情原因,春节返沪后即进行隔离,后因上海疫情原因滞留闵行校区,46日闭环转运回中北校区。期间,他坚持“云端”参与普陀校区防疫工作,参与4舍“云楼长”等防疫管理工作,履行校园防疫职责。小区封闭解除后,袁丝雨、丁金花等多名辅导员提出“逆行”申请,值守陪伴。袁丝雨现正作为3舍楼长与全体师大人一起坚持守护校园稳定。

学工团队奋战一线

在物资购买困难时,国家工程中心党支部支委施永昌,连续几天6点早起去菜市场,主动为在校内坚守抗疫的教师家属代购物资,同时代表支部为居住在嘉定区江桥镇、宝山区等封控区域的员工送去生活必需品。

党员施永昌为封控区域员工送去物资

2021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党员姚鑫作为“蓝朋友”中的一员,负责物理楼核酸检测采样点的现场引导工作,冒着大雨与其他“蓝朋友”一起投入战斗,共同保障核酸检测工作有序开展。本科生党支部党员杨意轩一直为家乡苏州发生疫情时没能帮上忙而感到遗憾。在校医院检测点工作时,面对很多不会使用手机、不懂扫码操作的叔叔阿姨们,她在维护秩序的同时也会耐心指导帮助他们完成操作。

姚鑫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


下沉一线,志愿服务在行动

为支持和保障全市范围内开展的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学院各支部、党员和教职工在学院党委的倡议下,积极安全有序、就近就便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上海控安党支部突出“两新”党组织政治功能、夯实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全体党员积极投身防疫一线,带头亮明党员身份、响应支援倡议、落实“双报到”要求,第一时间通过“先锋上海”完成线上报到,主动到对口联系或所在社区参加防疫工作,接受居村党组织统一指挥,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当先锋、作表率。

上海控安党支部支委杨昆投身社区志愿服务


副院长陈铭松一边统筹安排研究生复试等工作,一边在所在社区参加防疫工作,为本楼栋接运分发物资,彰显了党员的特殊责任和特殊担当。辅导员刘国艳主动报名小区抗原自测志愿者,协助抗原试剂发放、结果反馈统计等工作。

辅导员刘国艳协助社区工作

副教授李钦负责为居民送快递、倒垃圾。他所在的小区老年人较多,很多人都不知如何使用微信,对社区发布通知、分发物资造成一定难度。他积极关注社区老人等重点人群,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李钦参加志愿服务

专任助理研究员肖宇为协助小区执行足不出户政策,加入了社区志愿者团队,参与小区巡逻任务,劝阻居民非必要不出户,及时上报紧急就医、购药等突发情况及居民需求;负责并完成小区近400户抗原检测试剂及大礼包的发放工作。

肖宇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黑夜即使漫长,也阻挡不了曙光。相信软院人定能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全力“守沪”,同时不断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