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各级党组织筑牢战“疫”防线(二十四):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在行动 |
|
2022-04-13 组织部 浏览次数: 72
|
3月14日,学校党委发布了《致华东师范大学各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的倡议书》,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响应,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党员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防疫工作规范要求,推动学校各项管控措施落地见效。本期专题报道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的相关事迹。 党旗飘扬同心战“疫”,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自学校进入闭环管理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响应学校统一部署,认真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确保疫情防控和学院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让党旗飘扬在抗击疫情第一线,携手守“沪”、同心战“疫”。 坚持政治引领,强化责任担当 疫情发生以来,学院党委多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3月26日召开全院教师大会,传达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凝聚共识、统一思想,并就疫情防控工作和学院其他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切实落实“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学院党委第一时间组建了党员抗疫突击队,仅用半天时间,就有近百余名党员报名并投入工作。学院党政班子坚守岗位、冲锋在前,按照从严从紧、从细从实的原则,引导学院师生通力合作,凝心战疫。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全体教师大会 党员率先垂范,冲锋抗疫一线 在学院党委部署和党支部带领下,广大党员冲锋在前,筑起靠得住的“堡垒”,竖起看得见的“旗帜”,履行着党员的初心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赵正桥率先垂范,在居住小区解封后的第一时间“逆行”返回闵行校区,坚守学校疫情防控最前线。党员教师马立政在校园封闭管理时进驻闵行校区值守,与学生党员黄霞、陶瑞和费柯雄守望相助,连同其他法商楼的师生和后勤员工齐心协力地完成校外捐赠防疫物资的接收、运输和分发工作。 为完成日常防疫工作、保障学生生活需要,在学校实行网格化管理以后,赵亚楠、延明、张博卡、张磊、张润峰、林飞、陈悦、纪晨毓等马院学子化身为“大白”与“小蓝”,投身于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后勤餐食配送志愿服务、楼宇闭环后的核酸点位志愿服务、药品等急需物资代取配送等工作中;任婷鹭、朱玮祎、干娇娜、宋明瑶、钟瑞欣、张玮莹、刘若雪、祝莉娜和姜英等同志积极报名公寓楼层志愿者,在维持采集点现场秩序、搬运发放每日物资等工作中冲锋在前、主动担当,以实际行动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马院师生战“疫”剪影 校外党员教师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主动向社区报到,扎根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许瑞芳、崔海英、王书会、孙宇伟、王磊、孙义文、张田力等党员教师拿起测温枪、穿起防护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责任担当;杨丽萍全家总动员,在业主群协助安抚情绪、化解矛盾,联系提供医药、母婴等紧缺用品供货渠道,助力社区战疫。 学院教师参与社区防疫 多个党支部秉持自愿自主原则,组织支部党员为学校抗疫捐款出力,用爱心和耐心驱散疫情的阴霾,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凝聚专业力量,上好抗疫“大思政课” 为了凝心聚力打赢疫情防控“持久战”,学院通过师生互联互助形成多个“疫散风暖”工作组,及时掌握和解决师生困难,把思想引领与关爱师生相融合。各系教师立足结对学生需求,组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关怀帮扶工作,相继开展了论文写作交流、读书沙龙等线上交流活动。 疫情防控战是上好思政课最鲜活、最生动的素材。学院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将抗疫先进事迹转化为直抵内心、传递正能量、昂扬精气神的大思政课。3月17日,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党委武装部联合在线举办“手拉手”同上伟大建党精神“大思政课”集体备课会。疫情之下,沪豫两地专家学者、思政课教师齐聚云端,共研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方法策略,近五万人在线收看直播。3月18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线上举办 “抗疫思政课,我想这样讲”专题学习交流会,用好疫情防控这本“活教材”,利用多种形式上好防疫“大思政课”。 在线举办集体备课会 “抗疫思政课,我想这样讲”专题学习交流会 疫情防控还在进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抗疫突击队将继续坚守在疫情前线,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学院师生将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以点滴“微光”汇聚成战“疫”火炬,共同守护着我们的一方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