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新闻动态

第三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培育启动(三):后勤党委第二党支部立足需求、凝心聚力,合力共建幸福校园

2022-03-30           组织部         浏览次数 38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三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简称“双创”) 的相关名单。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工第一党支部、地理科学学院本科生协同育人党支部、后勤党委第二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学校党委将根据《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指南》的要求,加强组织管理,引导保障各培育单位,坚持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相结合、整体提升和品牌塑造相结合,按计划、分步骤、高质量完成培育创建工作。

近期,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中,我们将充分发挥入选培育单位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连续推送四个党组织的创建思路、工作基础、特色经验等,以党建质量创优,坚定抗疫必胜信心,汲取持续奋进力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华东师范大学后勤党委第二党支部是闵行校区后勤监管、餐饮服务、宿舍与教学楼服务等三个部门的联合基层党支部。该支部成立于2017年,共有8名党员。近三年,支部及成员先后获得“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校级以上荣誉40余项。近日,支部入选第三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创建思路和前期工作成效如下:

支部党员合影

创建思路

按照新时代党建“双创”工作要求,围绕学校卓越育人重点工作,立足支部特点,以服务育人为抓手,紧扣“制度、智慧、品质、幸福”四个关键词,进一步构建以智慧教室建设计划、品质餐饮服务计划、幸福园区打造计划为核心的特色服务育人体系,把党的建设成效转化为高质量育人成果。


工作基础

支部在华东师范大学后勤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师生满意后勤”为宗旨,秉持“廉洁从业”和“勤劳、勤俭、勤恳、勤勉”的价值共识,以三大提升计划”(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服务智慧提升计划、服务成效提升计划)为核心,充分发挥后勤服务育人功能,聚焦立德树人,全面实施,为实现学校“在优雅学府中培养栋梁学子”的建设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实施组织力提升计划,发挥支部凝心聚力作用

1.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化支部成员政治意识。对标“七个有力”,按照学校党委总体部署,聚焦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组织师生、宣传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等重点任务,从严从实抓好支部建设。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史”学习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强化支部成员政治意识,支部政治功能进一步增强。

后勤保障部部长讲党史专题党课《学习“老三篇”做合格共产党员》

2.加强支部日常建设与管理,筑牢支部战斗堡垒。党支部通过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坚持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做到每年有计划、每月有任务,严格执行请假制度,记录出席情况,组织支部全体党员履行义务、参与学习,不断提高支部建设质量。充分利用后勤网站等宣传平台,多层次、多角度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支部动态,增强支部生机活力。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建立“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梯队化教育管理模式。完善内部管理办法,配合中心工作坚持每年对部门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汇编,形成一整套规章制度体系。

支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

3.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共同体建设,提升支部党员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支部建设,不断丰富党员理论学习内容,结合后勤工作特点,打造了“‘月’读经典”等学习品牌,每月定主题,既学理论也谈实践,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聚焦提升后勤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等方式,积极与校内师生党支部及沪上高校后勤党支部结对共建,双向促进、共同提高,拓宽党员视野。积极开展党员实践活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参与送温暖、文体竞赛等活动,并设立“党员示范岗”“文明班组”,推动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开展岗位实践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支部赴上海交通大学结对共建

支部党员参加“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并耐心解答毕业生快递寄送问题

联合生科院研究生党支部开展“文明骑行、规范停放”志愿服务活动


实施智慧服务提升计划,发挥支部桥梁纽带作用

1.创新服务举措,传递爱在师大的温度。重要举措出台前,党员干部带头听取师生意见和建议,不定期召开座谈会。心系师生,细致贴心,如开学日提供迎新班车、校园短驳车服务,为献血师生提供红豆粥,高温日赠送绿豆汤和点心,台风和雨雪冰冻天气有力应对等。传承经典,举办“我爱我家”、师生义务植树等后勤特色品牌活动,彰显“服务育人”内涵。获得“全国高校后勤文化建设优秀标杆单位”称号,师生对后勤服务的整体满意度逐年提升。

迎新期间支部党员驾驶“爱心短驳车”帮助学生转运行李

2.改造楼宇空间,彰显学在师大的魅力。根据楼宇特点,支部策划开展校园公共空间文化建设,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教学与自习环境;结合院系特色,完成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内庭改造等项目,提供更好的学术交流研讨空间;建设第一教学楼学习空间和虹梅南路公寓活动室,变“灰色空间”为“温度空间”,为学生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场所。改造教室硬件设备,升级云录播、点播系统,建成教室管理系统和会议室管理系统。

3.推出特色饮食,提升师生师大幸福感。在确保安全、放心的基础上,推出师大早餐面、校庆月饼、特色轻食等餐食,尽力满足师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餐饮需求;准备传统佳节美食,切实让师生感受到传统文化与食品不可分割的联系;引领校园菜肴创新潮流,推出玉米炒葡萄、油条灌蛋、荷塘月色和“第四餐”夜市等,受到师生欢迎和社会媒体广泛关注,华闵餐厅创新菜团队亮相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开学季节目;推进明厨亮灶,确保食品安全零事故;抓好保供稳价,在上海高校中率先落实平抑基金;改善就餐环境,平稳有序完成两校区食堂大修,14个餐厅获“六T”实务现场管理达标食堂,2个餐厅获“六T”实务现场管理示范食堂。

支部党员在闵行校区各食堂开展“反对餐饮浪费宣传”活动

支部党员带领食堂员工制作创新菜肴“脆皮牛肉粒”

4.完善功能设施,多措并举温暖师大学子。结合院系学生专业特点,打造宿舍文化;改造宿舍浴室,完善宿舍基础设施,配备爱心屋、洗衣房、学习讨论室等多功能用房;重视人文关怀,提供直饮水机、吹风机、微波炉等便利设施和代煎中药、缝补衣物等爱心服务;挖掘宿舍资源潜力,完善宿舍管理系统,提升防范技术,筑牢楼宇安全。14栋公寓获评“六T”实务现场管理“五星”楼宇,10栋公寓获评“四星”楼宇。


实施服务成效提升计划,发挥支部引领辐射作用

1.举办各类服务活动,营造浓厚育人氛围。支部党员爱岗敬业、充满激情,先后举办7届优质文明服务月、8届校园食品节、32届节粮月活动、20届“我爱我家”文艺晚会。此外,支部依托宿舍、物业、膳食等后勤专业服务平台,制定课程体系,以理论教学和现场实践为载体,在沪上高校中率先实现《家常菜》《劳动与生活》两门课程进课堂,帮助学生掌握实用生活技能。并积极牵手院系师生,立足不同业务形态,面向师生开展多样的劳动体验活动,传扬劳动之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营造了浓厚的育人文化氛围。

后勤员工与学生表演钢琴诗朗诵《廿载风华,感恩有你》

后勤劳动教育课程《家常菜》

2.挖掘宣传典型事例,以点带面提升服务成效。支部深入挖掘后勤典型,强调从底部支撑到系统融入的转变,通过树立后勤劳动典型,加强员工思想引导,推动支部成员积极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助力后勤服务能力提升,切实保障校园和师生安全。

支部党员协助转运密接次密接人员

校园封控期间支部党员为师生配送三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