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各级党组织筑牢战“疫”防线(十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在行动 |
|
2022-04-04 组织部 浏览次数: 22
|
3月14日,学校党委发布了《致华东师范大学各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的倡议书》,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响应,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党员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防疫工作规范要求,推动学校各项管控措施落地见效。本期专题报道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的相关事迹。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疫”线坚守,共筑防疫堡垒 上海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攻坚期,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安全,学校于3月13日下午1时启动了闭环管理,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积极响应学校疫情防控要求,迅速开展工作部署,凝聚全院党员和师生力量,确保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上下联动,守好“责任田”,凝心聚力,筑牢“防疫线”。 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部署 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势,3月16日全校书记例会后,学院第一时间召开党政联席会,进行工作部署,党政班子立即行动,制定了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及实验室安全等各条线工作方案,以确保疫情防控、线上教学及其他工作有序开展。3月17日,学院党委召开了由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辅导员参加的党委扩大会,号召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遵守、积极配合学校疫情防控指令,以实际行动支持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通过党委扩大会,第一时间了解师生关切并积极回应、妥善解决问题。 3月26日,疫情防控工作全校部署会后,学院立即召开教师大会,传达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落实“关心到每一位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工作要求。院长田阳号召全体教职工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关心关爱学生,积极引导学生,与学生一起共渡难关。党委书记鲜跃仲提出三点工作要求:希望全院教职工理解、支持并遵守学校疫情防控规定,积极配合、主动投身社区疫情防控;作为学生第一责任人,导师要和同学们紧密联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纾解学生压力、及时帮助解决学生面临问题;当前疫情防控为第一要务,但全院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工作必须有序推进,疫情防控与事业发展要两手抓。党委副书记王婷婷、副院长张中海、王媛媛、高栓虎分别就学生工作、“组团式”“多对一”帮扶指导、学术交流、强化项目申报等进行工作部署。 全院教师大会传达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 化疫为机、学问思辨,全方位保障停课不停学 化学院全体教师积极配合学校疫情防控要求,“云”端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实现了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不停研。 为了落实停课不停学,学院迅速制定了教学应急预案,对本学期开设的理论及实验、实践课程进行了相应调整。老师们采用灵活丰富的教学手段与学生“云端”相见,通过大夏学堂、超星等在线学习平台,以及微信群、腾讯会议、钉钉等软件,以在线讲授、组织讨论、线上互动、指导答疑等多种形式开展授课。 老师化身“主播”开展线上教学 师生线上答疑交流 针对严峻疫情形势,学院师生主动转变科研模式。导师们纷纷通过线上组会等形式,指导同学们开展科研工作。学院策划组织了多场线上学术论坛,国内外一流学者为师生带来了学术盛宴,提升了科研视野,开阔了科研思路,丰富了封闭管理期间的学习生活。 线上科研指导 线上学术交流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用志愿者精神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3月14日,校党委发布了《致华东师范大学各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的倡议书》,学院党委、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学院师生党员主动请缨,投身疫情防控一线。3月13日,党委书记鲜跃仲和辅导员王梦雅第一时间分赴闵行和普陀校区,组织留校师生帮助解决封闭楼宇同学的急切需求。师生志愿者帮助同学们从办公室整理打包电脑、硬盘等学习急需物资并送到学生公寓,助力停学不停教、停学不停研。 师生志愿者为同学们打包转运物资 辅导员王梦雅带领学生骨干走访实验室 疫情防控期间,学院学工团队精准掌握654名在校学生在两校区多片区的情况。面对复杂繁重的防疫工作,学工团队勇担使命,深入“疫”线,及时了解并帮助解决每一位学生的急事难事。教师党员王梦雅、冯琪入驻两校区,协助学校进行网格化管理,关心学生生活和心理状态。教师党员季长鸽、李志杰担任志愿者,不辞辛劳,承担了为普陀校区封闭楼宇送餐的任务。 王梦雅(右二)担任普陀校区志愿者 冯琪坚守闵行校区 截止目前,学院两校区共有77位学生党员加入到疫情防控志愿活动中,29位学生骨干担任楼宇负责人,106位同学负责学院学生工作信息的上传下达。2020级普陀校区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委员谢宜君担任16舍2层楼层长,从一日三餐的饭菜配送,到全员核酸检测时“一个都不能少”的核查登记,再到上传下达了解同学所需,招募志愿者协调大家互助等,工作琐碎繁多,但她坦言:“每次听到‘谢谢,辛苦啦’的暖心道谢,都坚定着我继续为同学们做志愿服务的决心。我相信,我们众志一心,终将拨开迷雾见暖阳。愿春日花开,共赏好时光!” 普陀校区楼层志愿者分发餐食 闵行校区志愿者投身志愿活动 身处社区的党员,闻令而动,纷纷亮身份,积极投身社区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体现特殊担当,用实际行动,擦亮先锋底色。 党员教师积极投身社区防疫 “疫”散有终、情牵无穷,多样化线上活动传递温情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学院党委密切关注同学们的需求,切实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把关心关爱带给每一位同学。因疫情影响,毕业班同学不能顺利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补充论文数据,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学院党委第一时间与研究生院联系并得到积极回应,有效缓解了同学们的心理压力。王婷婷、张中海、辅导员团队和研究生秘书与同学们在线交流,为同学们释疑解惑。针对手机流量补贴只针对上海本地卡用户的情况,学院党委立即排摸研究生及书院本科生情况,在校友的大力支持下,启用“新矩助学金”,为200多位同学发放50G外地流量补贴,实实在在解决同学们的迫切需求,助力学习科研顺利开展。 线上互动为毕业生释疑解惑 实验室安全,是保障科研工作的前提。为了确保封闭管理期间的实验室安全,学院党委组织留校师生巡查两校区实验室,帮助师生逐一排除实验室安全隐患。 实验室安全巡检 面对严峻疫情,学院学工团队舍小家、顾大家,用行动诠释着辅导员的责任担当。在王婷婷的带领下,学工团队全天候坚守在学生微信群、QQ群,用心用情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解决困难、纾解压力。冯琪主持的“化音”深夜电台策划了“‘为情所困’:疫情防控时期的亲情、友情、爱情”、“‘别样青春’:被封印的我和那颗爱自由的心”等5期主题鲜明的节目,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化音”深夜电台传播温情 王梦雅策划了“青年教师邀你读”线上读书活动,三位青年教师党员张亮、郑婷婷和王梦雅在14天时间里与同学们一起踏上阅读之旅,在《化学视觉之旅》中探索科学的奥秘,跟随《细胞生命的礼赞》叩响求知的大门,通过《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感悟心灵的温度,借助书香驱散疫情“倒春寒”。 “青年教师邀你读”宣传海报 面对疫情,普陀校区三个研究生党支部举行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疫情期间的理想信念教育;学生自发录制电台播客,讲述“我在上海挺好的”专题;策划线上科普活动,从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入手,带领大家感知生活的细枝末节;推送“晚安的话”,传递温暖与关怀。 学生党支部开展疫情期间的理想信念教育 电台播客在多个平台上线 心理委员推送每日“晚安的话” 当前,上海疫情处于高位流行,我们这座城市和我们的校园正面临重重挑战,更需要大家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坚持就一定会胜利!让我们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在疫情防控中淬炼党性,以必胜信心,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