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院党委举办“‘外语+’和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目标和突破瓶颈”讲座 |
|
2023-12-22 外语学院党委 浏览次数: 68
|
11月29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党委第六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外语楼333报告厅举行,邀请著名国际关系研究学者杨洁勉为学院近100名师生带来题为《“外语+”和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目标和突破瓶颈》的讲座,外语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杨延宁出席,学院党委书记韩春红主持。 杨洁勉曾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现为该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会长、上海市国际战略学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组成员、教育部社科项目评审专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和“上海市杰出专业人士”荣誉称号,主持过多项国家和上海市重大社科项目。 在讲座中,杨洁勉讲述了他与华东师大外语学院的不解之缘,以及他从事国别区域与国际问题研究的历程和心得。1973年,他进入华东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学习(五校合并时期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时代浩荡前行,身处其中的他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始终逆流而上、紧抓机遇,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服务“国之大者”,主动从“外语+”角度思考布局人生与事业方向,最终成为我国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专家泰斗。他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和挑战,在世界急剧变化的转型时期,广大学生和青年教师面临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等的叠加挑战,以及国内和国际的激烈竞争,需要改变自身,进而为改变世界做出贡献。 他向师生们提出突破“四个瓶颈”的建议——坚持理想信念,突破利己主义的瓶颈;坚持与时俱进,突破专业徘徊的瓶颈;坚持团队合作,突破单打独斗的瓶颈;坚持合理安排,突破时间有限的瓶颈。他从职业、专业与事业三者的区别出发,让师生思考读书的意义,并呼吁师生以最值得尊敬的三代留学生为榜样,培养家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 他提出新时代中国学者做好国际传播的三大要点——以认识国情和了解世情为基础,进行准确传播和有效传播。他以接待孟加拉国合作方的例子,强调了在对外交流中应做到用词中性,以全面的视野看待问题,接受并学习对方的长处。他还就打破学科壁垒、依据任务需求组建学术团队开展科学研究提出了建议。 他还分享了自己的时间规划经验,即用好“大料”和不弃“小料”,尽量不要让时间碎片化,勉励师生时不我待、珍惜时间。 在提问环节,杨洁勉耐心详细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有关如何更好地进行区域国别研究专业的学习、如何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融入中小学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韩春红表示,杨洁勉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坚定理想信念,孜孜不倦学习、全情投入工作,不仅为师生们展现了一位智者的奋斗历程,更是心怀“国之大者”、坚定追求卓越的奋斗典范;在积极学习贯彻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之际,希望师生们以杨先生为榜样,主动对接国家需求,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专业领域精益求精,敢于突破创新,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为外语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