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以史为鉴资政育人,融汇赋能聚力前进 |
|
2020-07-01 组织部 浏览次数: 659
|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根据市委和市教卫工作党委关于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有关要求,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做好学习教育顶层设计坚持分类指导、务求实效,立足于从严从实抓好学习,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贯通校内外资源,让党员、干部普遍接受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在“四史”学习教育中切实践行“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办学使命。 充分发挥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充分发挥专业和专家优势,为校内外乃至上海市的“四史”学习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以丰厚学术资源涵养‘四史’学习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发挥高端学术平台和智库优势,提供扎实的学术和人才支撑,让理论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在‘四史’学习教育宣讲和学术研究中担当起社会责任,从而更好地实现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说。 组建“四史”学习教育专家宣讲团。汇聚来自全校多个单位、多个学科专业领域的35位政治过硬、作风优良、责任心强的专家学者(其中有6位同时是市委“四史”专家宣讲团成员),聚焦“四史”,制定了一份涵括95个专题的专属学习清单。发挥集聚组团引领效应和多元学科优势,通过整合资源送“讲”上门,助力校内外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实效提升,推动“四史”学习教育深入融合。 成立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学校在市委宣传部指导支持下成立了华东师大“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并于6月28日举行揭牌仪式。将以此为大平台,全面深入整合相关学科的科研教学力量,建立校级层面的跨学科研究与教育平台,围绕“四史”完成一系列文献选编、研究论著、文献解析读本、教材教义,形成全国首屈一指的“四史”基础文献数据库等,为上海“四史”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学术与人才支撑,同时成为上海地区历史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增长点。 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学校充分发挥建设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市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优势和教师教育的鲜明特色,积极探索推动“四史”学习教育进校园、进课堂。6月30日,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九周年,举办“伟大的起点”现场教学观摩,展示从幼儿园到大学不同阶段的思政课教学。 以史滋心养志,赋能队伍建设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把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作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与队伍建设紧紧相连,使党员、干部、师生真正通过“四史”学习教育学会以史鉴今、以史为师。 将“四史”学习教育纳入干部教师培训。学校不仅在各类培训班次的课程中提高“四史”学习内容的比重,创新学习形式,而且及时修订二级党校管理办法和入党培训办法,将“四史”教育纳入课程要求,以“四史”学习滋心养志。举办院系级党组织书记研修班,聚焦书记队伍党建研究能力提升,为强化党组织书记带头深入学习“四史”提供思想和方法保证。 在青年骨干理论培训班中举办“四史”读书交流会,引导学员以史鉴今、以史为师,把关于“四史”的文字阅读、情感认知提升到理智认同,实现“四史”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同频共振。 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全校各级党组织在持续抓好“四史”学习教育过程中,采取形式多样、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鲜活丰富的“四史”内容融入“三会一课”和各类学习活动中。如: 外语学院党委邀请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教授主讲“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对相关历史和伟大的“延安精神”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所属师生党支部一起“重走总书记杨浦滨江考察之路,汲取强大前进动力”,党员代表们担任“讲解员”,带领师生实地感受巨变,感悟改革开放带来的城市新面貌。 孟宪承书院党委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等单位的支持下成立周恩来学习社,校社联动创设“四史”学习教育新载体,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恩来精神、践行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大夏书院党委线上线下联动,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通过直播平台全程同步直播“沉浸式”党课,峰值播放逾两千人次。
计算机学院党委在普陀区党群服务中心初心礼堂举行“初心之旅”主题党日,聆听“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探索与实践的历史起点”主题报告。 软件工程学院党委推出“四史”学习教育系列图片展,致力于把“四史”学习教育内容与学院发展史的学习教育有机融合,以史明志、以史为师、以史为鉴,在全院上下厚植爱校、爱院情怀。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和校友工作办公室党支部携手邀请武警上海市总队原副政委张长东做《铭记党的历程,永远不忘初心——追寻中国共产党早期上海红色足迹》专题党课。 经管书院教工党支部与国有资产管理处党支部开展牵手共建主题党日活动结,结合线上“四史”知识100问的学习,进行“四史”知识竞赛。 组织部党校党支部赴陈云纪念馆参观学习,通过党的卓越领导人的生平事迹鉴往知来,深化“四史”学习教育。 将“四史”教育融入毕业生离校教育。不少院系党组织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毕业生党员离校前的“最后一课”,引导青年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此外,学校还启动了在“四史”学习教育中建设精品微党课活动,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学好用好“四史”的热情,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勇立时代潮头,启迪内涵发展 学校党委充分认识到,学习“四史”不是简单地追溯过往,而是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因此更加注重以拥抱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最好姿态,推进党建工作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通过“四史”学习教育实实在在推动发展。 以“四史”教育启迪一流大学内涵式发展。5月28日,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中心组首场“四史”联组学习走进了上海仪电集团,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上海仪电为代表的国有企业砥砺奋进谋发展、敢为人先促改革、服务大局勇担当的奋斗历程,实地学习国有企业产业转型升级。 深化课程思政建设。6月24日,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课程思政暨“四史”教学建设推进会,决定将建设更加注重实践的“四史”系列思政选择性必修课程,集合地理、教育、历史、社会学等A类学科的优秀师资打造课程,并着力培养师范生讲“四史”的能力。 做好专题集体学、做实融入常态学、做深统筹推进学。各级党组织也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事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推进“四史”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的结合。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党委邀请市委“四史”专家宣讲团成员、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袁志平研究员作“从党史国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主题报告;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邀请市委“四史”专家宣讲团成员、政治学系齐卫平教授主讲“加强党史学习宣传教育,增强中国共产党情感认同”主题报告,体会党引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经验,增强把使命永担在肩,努力创造新时代祖国发展新奇迹的信念。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总支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安俭教授主讲“‘两路精神’的当代价值”,以“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精神强化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中文系党委、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召开会议研讨促进“四史”学习教育同中心工作、专业特色相结合,推进课程思政、创意写作、新工科建设等工作开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首批“四史”学习书单,以图文互证、通俗解读传播“四史”,包括了将红色文化与海派文化交融的《红色弄堂》;以日常生活视角全方位展示延安精神魅力的《问道延安黄土地》;精选56张经典红色纪念地照片的文创型“笔记书”《初心——红色印迹撷英笔记本》等。 纪委办监察处巡察办党支部赴上海报业集团参观《99个瞬间——新上海成长史》“四史”学习教育影像展,并与上海报业集团纪委开展交流研讨。 经管学部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党支部协同普陀区金融服务办、工行上海分行个金部、崇明丰乐村委会等校内外多支部联合开展“四史”教育学习,并探讨推进高等学校智力帮扶和服务经济社会作用更好发挥。 “初心薪火相传,使命勇担在肩”。华东师范大学党委正以“四史”学习教育为新发力点,带领师生以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主动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求,做“四史”的学习者、传播者、研究者和践行者,更好地实现以史为鉴、资政育人,面向全社会持续发挥高等院校融汇鼎新、赋能发展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