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党委举行“以红色基因铸魂,以人文价值致远”2025级新生党员教育 |
|
2025-09-22 美术学院党委 浏览次数: 10
|
2025年9月17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在闵行校区一教109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第一课暨新生党员教育”,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卢蓓蓉、院长张晓凌为新生党员上党课,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冯舸主持。 卢蓓蓉以“赓续红色血脉,筑牢信仰之基”开篇,通过回顾汪志杰、高云龙、张嵩祖等学院老一辈艺术家的红色经历与艺术实践,介绍了学院深厚的红色传统,鼓励新生从历史与时代中汲取灵感,运用现代艺术语言,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主动承担起新时代艺术工作者的文化使命。她围绕“理想信念、学术追求、学业规划、人格塑造、行为规范”五个维度,对新生的成长路径提出建议与期望,勉励同学们依托综合性大学资源优势,拓宽知识视野,勇于融合创新,实现技艺与思想的双重提升;希望同学们做好生涯规划、主动学习、直面挫折、锤炼心理韧性;叮嘱同学们严守学术规范与行为准则,筑牢自律根基,为个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张晓凌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阐释文化自信是民族根基所在,鼓励同学们积极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创作植根本土、胸怀家国,传递爱国主义与真善美的价值导向。他表示,真正具有时代高度和跨文化共鸣的优秀作品,必须立足人民、观照现实,具备民族性、时代性与精神性。谈及“在新技术革命时代,艺术何以重要”时,他从人工智能与技术变革为艺术带来的新机遇切入,认为越是在技术革新的时代,艺术的独特价值愈发重要。他表示,科技虽能高效解决现实问题,却难以替代艺术在回应人类情感、精神追求和超越性思考方面的深层功能。他引用“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概念,表示艺术在人的本质探索与意义建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希望同学们拒绝浮躁、锤炼人格,静下心来广泛阅读经典,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勤于思考,通过阅读拓展精神视野,努力成为人格健全、视野开阔、具有现代意识的艺术人才。针对当前艺术创作中存在的“有高原、无高峰”现象,他表示,艺术工作者必须深入生活、扎根现实,避免脱离人民与盲目追随资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他寄语全体新生,要充分利用华东师大的综合性学科底蕴和人文环境,不断锤炼专业本领、提升文化修养、塑造健全人格,努力成长为具有中国精神、世界眼光和人民情怀的优秀艺术工作者。 在互动环节,新生们就当代艺术重复与创新的界限、AI进入课堂的挑战、美术生的跨学科能力等话题踊跃提问,张晓凌逐一解答,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